ID: 24168460

4.2 特异性免疫(共25张PPT1个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22953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必修,选择性,生物学,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4章 免疫调节 吞噬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 但是,总有一些漏网之鱼,比如流感病毒,进入体液。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 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大多数被健康的皮肤所阻挡。 进入呼吸道的病原体大多数也被黏膜清扫出来。 皮肤 黏膜 思考: 为什么人体吞噬细胞吞噬流感病毒但 却不会吞噬自身正常的红细胞? 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己方和敌方 情 境 导 入 一、特异性识别与非特异性识别 讨论:这种选择性增殖的免疫机制有哪些优点? 资料①:人体内含有多种不同B细胞,每一种B细胞表面受体只能识别一种特异性抗原,人体内B细胞种数在109以上,至少可产生109种独特的抗体。 没受抗原刺激时,每种B细胞都只有1个或很少数量,特定抗原入侵后,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那种B细胞受刺激后大量增殖,最终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而其他种类淋巴细胞不会增殖。 ①可节约免疫系统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②一种淋巴细胞对应一种抗原,具有极强特异性。 思考:每种白细胞都能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抗原吗? 吞噬细胞能识别自身物质和绝大多数外来物质,能识别很多种抗原,这种识别 称为非特异性识别。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观察:说说免疫细胞是通过什么结构实现其识别功能? 1. 分子标签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 P84(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识别“自我”——— 识别“非我”——— 每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都有独有的抗原。 2. 识别方法: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与抗原结合。 流感病毒 第一道防线 突破 第二道防线 突破 细胞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 皮肤 黏膜 溶菌酶 吞噬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这些细胞是如何来“作战”的呢? 【情境】揉眼睛、抠鼻孔等行为及皮肤伤口可能使流感病毒突破黏膜和皮肤等防线进入体液使人感染。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72页至第73页回答如下问题: ①B细胞是如何活化的? ②B细胞活化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③辅助性T细胞是如何活化的? ④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⑤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⑥抗体起什么作用?抗体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 ⑦抗原信息呈递多数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 病原体(如流感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② ① ③ ⑤ ④ ⑥ 二、体 液 免 疫 ①B细胞是如何活化的? ②B细胞活化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③辅助性T细胞是如何活化的? ④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⑤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⑥抗体起什么作用?抗体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 ⑦抗原信息呈递多数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 病原体(如流感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② ① ③ ⑤ ④ ⑥ ①抗原刺激 ②辅助性T细胞的结合 ③细胞因子 APC呈递抗原、B细胞的结合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分裂、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 病原体 识别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 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结合 产生分泌 识别 变化结合 信号① 信号② 任务二:构建流感病毒初次侵染人体,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模型。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