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856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单元提高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0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信息万花筒,答案,提高,编版,第三
  • cover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单元提高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小明发现妈妈最近总被短视频里“免费领保健品”的广告吸引,还准备按照广告提示填写个人信息,此时小明应该( ) A. 帮妈妈一起填写信息,期待领到免费产品 B. 提醒妈妈警惕虚假广告,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C. 觉得妈妈愿意就好,不干涉妈妈的决定 D. 自己也跟着填写信息,试试能不能领到奖品 周末在家,哥哥一边上网课一边刷短视频,还说“上课和刷视频可以同时进行,不耽误”,这种做法( ) A. 高效利用时间,值得学习 B. 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C. 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没问题 D. 是聪明的做法,能兼顾学习和娱乐 某款学习机广告宣称“使用后成绩能提升50分”,面对这样的广告,正确的判断是( ) A. 广告内容真实可信,立刻让父母购买 B. 成绩提升需要靠自己努力,广告可能夸大效果 C. 其他同学都在用,自己也必须买 D. 明星推荐的产品,肯定有效果 小红在网上看到同学分享的“某公园有危险动物出没”的消息,没有官方来源,此时小红最合适的做法是( ) A. 赶紧转发到班级群,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B. 不轻易相信,也不传播,等待官方通知 C. 截图保存,然后发给所有亲戚朋友 D. 去公园一探究竟,验证消息是否真实 下列关于“合理使用电子设备”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制定每日使用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B. 用电子设备学习累了,远眺窗外放松眼睛 C. 为了跟上同学,每天熬夜玩热门电子游戏 D. 利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后,及时关闭设备 爸爸发现爷爷经常看某电视台的“神医”广告,还想买广告里的“治病神药”,爸爸应该( ) A. 批评爷爷迷信,不让爷爷看电视 B. 和爷爷一起查看药品是否有正规批准文号,讲解虚假广告的危害 C. 帮爷爷购买“神药”,避免爷爷不开心 D. 觉得广告有电视台背书,肯定靠谱 小刚在网上参加绘画比赛,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下列信息中可以填写的是( ) A. 家庭详细住址和父母手机号 B. 学校名称和自己的参赛作品名称 C. 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 D. 身份证号和家庭座机号 关于“电视节目对生活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只要是益智类节目,看多久都没关系 B. 电视节目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要选择积极健康的内容 C. 电视节目都是娱乐性质的,对学习没有帮助 D. 不看任何电视节目,才能专注于学习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对的打“√”,错的打“×”) 网上的“网红推荐产品”销量很高,所以一定是质量好的产品。( ) 我们可以用手机拍摄同学的搞笑瞬间,然后发到网上博关注。( ) 虽然有些广告夸大其词,但其中也可能包含产品的真实信息,需要仔细分辨。( )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自己,在网上可以编造“感人故事”吸引流量。( )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做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 ) 广告里说“买一送一”,实际购买后发现“送的产品”是过期的,这种情况属于虚假宣传( ) 在网上和陌生网友聊天时,对方问什么就答什么,这样才能交到新朋友。( ) 我们可以和父母约定,每周只有周末能看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平时专注学习。( )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有些广告会利用人们追求“便宜” “免费”的心理,设置( ),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当我们发现网络上有虚假信息或不良内容时,可以向网络平台或( )部门举报。 选择电视节目时,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还要关注节目是否具有( )和教育意义。 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会让我们减少与家人、朋友的( ),影响人际关系。 广告中的“明星代言” “专家推荐”可能只是宣传手段,不能作为判断产品( )的唯一依据。 我们可以通过记录“电子设备使用时长”,了解自己的使用习惯,从而( )使用时间。 四、情境分析题(每题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