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9607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8459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辛亥革命,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思考:在20世纪的中国,当时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破”掉腐朽的封建帝制“立”起崭新的中华民国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场未完成的“破”与“立”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壹 山雨欲来:为何要“破”? 贰 石破天惊:如何“破”? 叁 开天辟地:如何“立”? 肆 风雨突变:“立”之艰难 伍 历史回响:未完成的蜕变 目录 壹 山雨欲来———为何要破?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初革命团体及活动形势图 材料四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形势图 材料二 漫画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各革命团体及同盟会的建立大大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旧时代的沉暮 材料一 清政府现状速写: 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族危机 “破”是历史的必然。 贰 石破天惊———如何“破”? 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往四川镇压 武昌起义 1903年,清政府为建设川汉铁路采取“抽租”的方式向当地人民筹措了大量资金,并承诺铁路建成运营后给予分红。 1911年5月,清政府却悍然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打算以“筑路权”和列强换取利益。 四川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并且喊出了“拒借洋款,废约保路”的口号。成都全城罢课、罢市,进而发展到抗粮抗捐,并很快由成都扩展到全川。 1911年9月,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武昌空虚。 结合地图,阅读教材52-53页,了解武昌起义的概况。 计划泄露 士兵首义 三镇胜利 成立军政府 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叁 开天辟地———如何“立”? 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前往四川镇压 一、“立”之目标·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 地点 总统 副总统 国旗 机构 纪元 性质 意义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汉 满 蒙 回 藏 阅读教材54页,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概况。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五色旗 临时参议院 公历,中华民国纪元(1912)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前往四川镇压 民国X年 1911+X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式:民国X年=公元X年-1911 一、“立”之目标·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前往四川镇压 二、“立”之基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阅读教材54-55页,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国家主权 人民权利 政治体制 国家性质: 民主共和国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清前往四川镇压 行政权 (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 (参议院) 司法权 (法院) 制衡 《中华民国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