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9861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929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月月,答案,试题,地理,南阳市
    南阳市一中2025年秋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C B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A B D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C D B D C B A 1.B 2.C 3.D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①为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速大小,A错误;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气压梯度力①向右偏转之后形成④风向,D错误;③与风向④垂直,③是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C错误;②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会减小风速,B正确。故选B。 2.判断风向应当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确定最终风向,根据图示,甲地风向为东南风,乙地风向为东北风,丙地为东北风,丁地为西北风,风向相同的是乙和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随着低压和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M地附近等压线会变得更密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会有所增大,D正确,B错误;根据气压系统移动和风向判断,M地风向仍为东南风,A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减小风速。 4.B 5.C 6.B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圈环流中,赤道附近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因此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因此图中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①正确;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较暖的盛行西风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③),在上升到高空后分别流向低纬(②)和高纬(④)分流,故图②的方向错误,因此排除ACD,选B。 5.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为西风带,在其影响下气候温暖湿润,A错误;②的流向为由副极地低气压带高空向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风向为偏北风,B错误;③为副极地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冷低压,C正确;甲为信风带,北半球信风为东北信风,D错误。所以选C。 6.当③即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气压中心切断,即大陆为高压时,北半球为冬季;长江中下游梅雨在6-7月,A错误;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好为湿季,绿草茵茵,B正确;北半球为冬季时,澳大利亚北侧受气压带风带南移影响,北半球东北信风过赤道左偏转成西北风,C错误;北半球冬季时,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湿润,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气压带形成的原因: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所致;极地高气压带———极地地区大气冷却下沉所致;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上空向南北分流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积聚,受重力下沉所致;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所致。 7.D 8.B 【解析】7.据题可知,在气温累积曲线上,某月对应的平均温度累积值与前一个月的平均温度累计值之差为某月的平均气温,差值越大说明气温越高。由图中本月平均气温累计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平均气温大于20°C,1月气温累计增长快,7月气温累计增长慢,说明1月份气温高,是夏季,7月份气温低,是冬季,应位于南半球。孟买、上海位于北半球,AB错误;根据图中月降水距平变化可知,该地1月降水少,7月份降水多,即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应是地中海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开普敦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属于冬雨型,D正确,C错误。本题应选D。 8.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属南半球地中海气候,6、7月降水距平较大且为正值,表明这两个月降水相对较多,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B正确。该地不受江淮准静止锋、暖流和西南季风影响,ACD错误。本题应选B。 【点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