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一章运动的世界 一、单选题 1. 在阅兵式上,“轰油-6”伸出输油管准备与“歼-10B”对接,演示空中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轰油-6”是静止的 B.对接后,“轰油-6”相对“歼-10B”是静止的 C.对接后,“歼-10B”相对输油管是运动的 D.以“歼-10B”为参照物,地面的观众是静止的 2.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 3.如图请估测该瓶子的高约为: A.20m B.20cm C.50cm D.500cm 4.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3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12m/s B.6m/s C.3m/s D.无法确定 5.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准确测量物体长度的尺( )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比物体的长度短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 6.如图所示为小明先后连续记录下的两张街景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小轿车、自行车,速度最小的是卡车 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物体在第3秒时都是静止的 C.物体在0~2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4~6s内的平均速度 D.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为7.5m/s 8.人民币壹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0.25mm B.0.25cm C.0.25dm D.0.25m 9.如图所示是通过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图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5s闪拍一次,小汽车的车身长约为3 m,则此段时间内小汽车的运动速度约为( ) A.3m/s B.6m/s C.32.4km/h D.43.2km/h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 A.甲先到达B点 B.乙先到达B点 C.两人同时到达B点 D.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二、填空题 1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鲁迅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说:“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说老屋和山水都在动,是选择了 为参照物。 ②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前一句话选 为参照物。 12.并肩站在运行的电梯上的两个人,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相对于对方来说自己则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13.如图所示,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小汽车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图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5s闪拍一次,小汽车的车身长实际长3m,则通过测量推算,小汽车1.5s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 m,小汽车运动速度约为 km/h。 1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15.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云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云与我俱东”是以 为参照物的。 1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17.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 运动(填“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