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3018

2025-2026小学人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868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小学,人教,2024,美术,三年级
  • cover
2025-2026小学人教版(2024)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童年生活———美术作品欣赏 第1课 童年艺趣 第2课 童真时光 第3课 定格纯真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我和家人———学画人物画 第1课 表情变变变 第2课 其乐融融 第3课 幸福一家亲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爱集体 爱劳动———传承中华美德 第1课 班级的姓氏 第2课 我们爱劳动 第3课 劳作之美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走进儿童剧———表演儿童剧 第1课 我们的舞台 第2课 走进儿童剧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第一单元 童年生活———美术作品欣赏 第1课 童年艺趣 教材分析 《童年艺趣》是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童年生活 ——— 美术作品欣赏” 的开篇课,承担 “开启童年主题欣赏、建立美术与生活联结” 的核心作用。本单元以 “童年” 为线索,形成 “欣赏 — 表现 — 创作” 的递进结构,本课作为欣赏课,为后续《我的童年游戏》《童年记忆手账》奠定认知基础。 教材围绕 “儿童视角、直观易懂” 原则设计,核心内容包含三部分:一是多元作品展示,选取儿童画《我们的游戏》(第 4 页)、民间美术《年画 喜童闹春》(第 5 页)、大师作品《童年》局部(第 6 页)三类贴近学生的作品;二是互动观察提示,每幅作品旁设 “小气泡” 引导有目的观察;三是童年联结板块,第 7 页 “我的童年小发现” 为实践延伸提供接口。教材弱化抽象术语,侧重具象观察与情感表达,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图像识读:能识别 3 类作品中的童年场景(跳皮筋、舞龙、滑冰等),指出场景位置;能说出作品中 2 种突出色彩,关联颜色带来的感受(如 “红色让人开心”)。 审美判断:能选出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 1 个简单理由;能对比自己的童年场景与作品的不同(如造型、色彩差异)。 文化理解:结合《年画 喜童闹春》感知传统节日中的童年乐趣;理解 “不同时代的童年都有快乐” 的共性情感。 创意实践:能模仿教材简化造型,用线条画 1 个童年游戏场景;能搭配 2-3 种颜色表达开心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 3 类作品的童年细节(场景、色彩、人物动作);鼓励分享自身童年与作品的联结,建立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色彩、造型如何表达情感”;在有限时间内兼顾多元作品赏析与个性化表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 “童年游戏大会” 创设生活化情境,唤醒学生经验。 观察法:通过 “安静观察 — 定向提问 — 细节聚焦” 引导作品赏析。 互动游戏法:设计 “颜色小侦探”“场景匹配赛” 等游戏强化参与感。 示范法:简化示范作品造型,降低实践难度。 教学过程(40 分钟) 情境导入:童年 “游戏大会”(5 分钟) 互动分享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开个‘童年游戏大会’!请用‘一句话 + 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比如‘我喜欢跳绳’(做跳绳动作)。谁先来试试?” (学生分享后,教师及时回应:“你做的丢沙包动作真标准!”“跳皮筋的样子很活泼!”) 衔接教材 师:“大家的游戏太有趣了!有位画家把我们喜欢的游戏画进了书里,请翻到教材第 4 页,看看《我们的游戏》这幅画 ——— 画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和你们的游戏一样吗?”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童年艺趣》,解锁美术作品里的童年秘密!”(板书课题,贴沙包、皮筋图标) 新知探究:作品里的 “童年密码”(20 分钟) 板块 1:儿童画《我们的游戏》(教材第 4 页) 教材讲解 师:“请看着第 4 页的画,静静观察 10 秒钟,找找画里有哪些我们刚才提到的游戏?”(停顿后指向作品) 师:“左侧这 3 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对啦,跳皮筋!他们的手抬着、脚踮着,是不是和你们跳的时候一样?右侧 2 个小朋友在扔什么?没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