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3250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单元十四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课件(共66张PPT)

日期:2025-10-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631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PPT,66张,课件,新思维,政治
  • cover
(课件网) 大单元十四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体系构建 科学思维 1  1.正确认识思维 (1)特征 ①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②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要点速记 ③能动性。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提醒】 思维≠科学思维,思维有正误之分。 (2)基本形态 ①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全面把握科学思维 (1)含义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2)基本条件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 (3)特征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 对象。 ②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③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4)意义 ①思维素养意义: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②思想政治意义: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创新,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归纳总结】 科学思维方法 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同一律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示,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2)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矛盾律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即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 (3)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 排中律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提醒】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①内容不同,矛盾律指明“有假”,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而排中律指明“有真”,即指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②实际作用不同,矛盾律是由真推假,排中律是由假推真。 创新思维 2 1.创新思维 (1)含义 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产生条件 以实践为基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要点速记 (3)特征 ①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体现思路新。 ②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体现方法新。 ③结果具有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