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3941

6.1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50098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视频,八年级,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通过 新课导入 为什么要制定出台一部法治宣传教育法?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树立法治观念。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6.1 树立法治观念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1.政治认同: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树立对法治信仰和尊崇。 2.道德修养:崇尚美德,将守法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道德判断力。 3.健全人格:形成理性守法的人格,学会用法律方式处理问题,增强对法律的内心认同。 4.责任意识:主动学习法律,敬畏和信仰法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提高建设法治社会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及做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法治观念。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 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3.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2.法治意识的含义? 4.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 新课导入 小闫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暑假时他发现村外 的树林里有鸟窝,便和朋友架梯子将鸟窝里的12 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在网上售卖,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然而,这16只鸟被认定是燕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闫和他的朋友分别被判刑,并处罚金。 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目标导学一:认识法律 思考:你知道哪些法律?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 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规范人们的行为。 笔记区 1.法律的含义和要求?P46 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阅读下列法律条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考试作弊入刑最高可判7年! 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笔记整理 【笔记】 2.法治观念的含义?P47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笔记】 3.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P47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笔记整理 【笔记】 3.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P46 (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目标 主体 基础 一体建设 知识拓展: 1.职能科学 2.权责法定 3.执法严明 4.公开公正 5.智能高效 6.廉洁诚信 7.人民满意 8.决策监督 1.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1.推进宪法法律的实施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3.完善法律的实施机制 前提 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