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 .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知识导入 思考:视频里的那些文物是否让你耳目一新? 关于文物的一些知识是否猝不及防进入了你的脑子,甚至还想再看几遍? 类似的宣传方式为何更受年轻人青睐? 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一目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创造性转化 标准: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途径: 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目标: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对象:内涵+形式 着眼于:继承 侧重于:改造、转化、古为今用 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创新性发展 着眼于:发展 侧重于:创新、发展 标准: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对象:仅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于孔子“大同思想”,是对“大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人民至上论,坚持人民幸福论等,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辨析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途径 对象 “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要求 实质 目的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联系 改造和转化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创新和发展 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 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知识辨析 判断:下列例子属于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 1.《经典永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3. 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4.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内涵。 5. 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内涵 形式 丰富了内涵 内涵 形式 丰富了内涵 内涵 形式 知识归纳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③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P97) 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P99) 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第二目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导入 思考:观看视频,有哪些精神让你感动? 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