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夏商周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课标标准】知道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知道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史事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壹:天文、历法和医学 阅读课本44页,梳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东周 西周 先民们为了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诗经》 秋七月, 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 天文 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卜辞内容为:“贞:日有食” 卜辞内容为:“[癸]未卜,争贞:翌甲申易日,之夕月有食,甲阴,不雨,二 二告” 记载日食的商朝牛骨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壹:天文、历法和医学 阅读课本44页,梳理我国历法的发展过程 夏朝 战国 商朝 夏历(夏小正)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19天,闰年增加1个月 测定出二十四节气 历法 1.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2.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3.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4.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5.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6.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7.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8.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9.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0.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11.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12.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制定历法,分出24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农业),便于日常生活、规律作息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壹:天文、历法和医学 阅读课本44-45页,梳理我国医学的发展过程 传说时期 战国 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药物 ①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医学 ②《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 仓颉造字 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结绳记事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我国文字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而来? 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刻画符号 良渚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自主学习45页、46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甲骨文 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地位 记载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内容十分丰富 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地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代开始,甲骨文是了解商朝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考古专家是怎么破译甲骨文的?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就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惟妙惟肖地“画”出要描述的东西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象形字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日” 就是圆圆的太阳,散发出光芒 “山” 就像三座高低不一的山峰叠在一起 “水” 就好像蜿蜒曲折的水流流淌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就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指事的符号,来表达新的汉字意思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指事字 末 木 刀 刃 本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就是把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