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457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10月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858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疆维吾尔,历史,答案,测试题,质量,10月
    和田市2025-2026学年度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 历史 (注: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在下图所示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A.禹建都在阳城 B.盘庚迁都到殷 C.“国人暴动”发生 D.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2.下图海报所示的电影在今年春节开始全球热播,引发观影热潮。据传说,电影主人公哪吒生活在商周时期,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建立西周,定都洛阳 B.西周实行分封制,使其长治久安 C.周幽王在位时引发了“国人暴动” D.西周被外来民族所灭 3.按西周的制度,周天子每隔几年要到全国各地去巡视一番,以考察诸侯的政绩。而诸侯到一定时期要朝见周王,进行“述职”,天子在此时还要重新宣布一次各诸侯的爵位等级。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提高军队战斗力 B.加强封建专制 C.巩固国家统治 D.发展农业生产 4.按照《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guǐ),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 A.划分血缘 B.皇权至上 C.天子至尊 D.等级森严 5.如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其龙身蛇形、白玉点睛的特征,与《史记》《礼记》《左传》等众多史书中关于“龙”的记载相呼应,反映出夏人崇龙的信仰特点。据此可知( ) A.神话传说蕴含历史信息 B.考古发现更具研究价值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文献记载须经多方考证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6.《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于( )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7.下列图示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宪制 8.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华夏”的形成过程中,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蚩尤和大禹 C.鲧和启 D.炎帝和大禹 9.良渚文化遗址于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首次被发掘。大约与良渚文化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这些都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 A.多元一体 B.彼此孤立 C.中体西用 D.南强北弱 10.“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创造众多文明成就C.杂居相处交融而成 D.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经过持续的发展,最终中华文化走向多元一体的特征,下列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牛河梁遗址 D.良渚古城遗址 12.央视纪录片《稻之道》挖掘解读了一粒稻米背后的故事,摄制组在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原始农耕生活的内容拍摄。该遗址是( ) A.红山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但依然使用打制石器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4.假如你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从下面各项中选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B.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C.远古的传说 D.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15.“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张历史名片。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