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气象观测员实战演练第一场———校园气温探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如下要求: 1.核心概念:10.1 天气和气候 2.学段目标(3~4年级):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3.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证据比较不同地点气温的差异,并尝试分析原因。 4.探究实践:能使用气温计在指定地点进行实地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5.态度责任:理解在科学探究中严格遵循测量规范的重要性,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技能应用课,是第2课《认识气温计》的实践延伸。学生将从模型练习走向真实测量,核心任务是掌握规范测量气温的方法并完成首次实地测量。教材通过“测量教室内外气温”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差异并思考原因,为后续学习《气温的变化》打下数据和思维基础。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可能是不同的;理解规范测量对获得准确数据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点的实测数据,能初步推断出导致温差的主要原因(如阳光、通风)。 探究实践: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气温计,小组合作完成教室内外多个地点的气温测量与记录任务。 态度责任:在测量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养成实事求是、细致合作的科学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气温计的规范使用方法和实地测量操作。 2.教学难点:准确识读气温计并记录数据;基于数据进行分析和简单推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测量规范步骤图、数据记录表);《校园气象观测站实地测量认证卡》;多个气温计;提前选定多个测量点(如教室內阴凉处、阳光下、走廊、大树下)。 2.学生准备:每人一份《学习任务单》;铅笔。 3.环境准备:学生4-6人测量小组,每组指定一名材料员、记录员、观察员。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发布任务,激发斗志 教师活动: “各位‘温度测量小能手’们,恭喜你们已经通过了仪器关!但真正的气象观测员,必须在真实的战场上经受考验。今天,观测站将发布第一个实战任务———绘制我们的第一张《校园气温地图》!(PPT出示任务卡)我们需要你们立刻出动,前往指定的几个地点,测量并记录下当时的气温。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活动:聆听任务,进入“实战”状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设计理念:延续“气象观测站”情境,将本节课定义为“实战任务”,赋予学习活动使命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 战前培训:明确规范,统一标准 教师活动: “出征前,我们必须进行最后的战前培训!科学测量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规范!任何一点操作失误,都可能让我们的数据失去价值。(PPT出示图文步骤)请大家跟我一起宣誓并牢记操作规范:一选点: 选择通风、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二放置: 保持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大约到你们胸口的高度)。三等待: 静置2-3分钟,让液柱稳定。四平视: 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水平,准确读数。五记录: 及时、准确地写下数据,单位是℃。好,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你们的‘装备’(气温计)!”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朗读并记忆操作规范要领,材料员领取实验器材。 设计理念:将操作规范培训设计成“战前宣誓”,形式新颖,能加深学生记忆,强调科学测量的严谨性,为后续探究活动的规范开展奠定基础。 (三) 实战演练:分组测量,收集数据 教师活动: “现在,我宣布,‘校园气温探秘’行动开始!各小组请根据《学习任务单》上的地图指示,前往你们的第一个测量点。记住操作规范,小组内要分工合作,记录员要及时记录。老师会巡视并提供支援。行动!”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前往2-3个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