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5304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0-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8448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第2课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知识点一 种群数量的增长及其变化 1.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模型。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2.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的一个大熊猫种群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熊猫种群的信息,如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是15、60、11,平均每1 082 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大熊猫种群数量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多,属于增长型种群 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增长曲线为“J”型 D.食物是限制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3.(2024·连云港高二联考)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若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则在K值时出生率大致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4.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内一种留鸟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在14年间统计其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 2 4 6 8 10 12 14 增长速率 0.80 1.20 2.00 3.50 2.05 1.20 0.03 A.第8年之前由于增长速率逐年增大,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第8~14年间由于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第4年和第12年增长速率相同,说明这两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D.该种留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 知识点二 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5.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 B.对于压在计数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四条边上的酵母菌数量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进行稀释 D.应该先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然后盖上盖玻片,再镜检 6.(2024·扬州高二联考)将少量的酵母菌接种到一定量的适宜培养液中,测得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B.t1~t2期间种内竞争逐渐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变小 C.据图可知,由t0~t4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由大逐渐变小 D.t4以后酵母菌种群数量逐渐减小主要与营养物质减少和代谢产物积累有关 7.(2024·扬州高二联考)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按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如图所示的计数操作。请分析回答: 试管 编号 培养液 /mL 无菌水 /mL 酵母菌 母液/mL 温度/℃ A 9.9 - 0.1 28 B 9.9 - 0.1 5 C - 9.9 0.1 28 (1)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 (2)用滴管吸取样液前,应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振荡几下,目的是            ,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3)在图示操作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4)该同学连续7天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试管A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 (×107个/mL) 1.0 1.5 2.0 2.7 3.0 2.8 1.7 从第5天起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原因是培养液中        。 8.(2024·盐城高二联考)如图表示草原上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