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5507

综合质量检测(一)(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0-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075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2019,生物,必修,选择性,生物学
    综合质量检测(一)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某长方形的狭长样地中有甲、乙两种植株大小相近的草本植物,经目测发现甲的种群密度显著大于乙,甲分布密集,乙分布比较稀疏,某同学欲测定甲、乙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甲、乙种群密度时应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 B.测定乙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面积应大于甲 C.计数时应将样方内和边缘上的植株全部统计在内 D.测定种群密度能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某调查小组欲调查某地区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地区相同面积的旱地和水田里均放置了数量相同的捕鼠夹,结果发现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12.8%,而水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2.2%。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 B.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为猫头鹰提供栖居地,有利于控制针毛鼠害 C.若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小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针毛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季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母螳螂会在交配后将公螳螂吃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母螳螂和公螳螂是捕食关系 B.调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0 D.公园里有的地方螳螂多有的地方螳螂少,说明食物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4.现调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图为某羊群的年龄结构图,则该羊群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减少 B.若该图为养猪场内猪群的年龄结构图,可通过增加母猪数量来提高出生率 C.若设置大量捕鼠夹,最可能导致城市内的老鼠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通过投放老鼠的避孕药,最可能导致城市内的老鼠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5.如图是某种鱼迁入某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6.某淡水湖曾经水草稀少,经过治理,现在水草茂盛、鱼游虾嬉、鸟戏湖面,生物资源逐渐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B.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湖泊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从曾经的水草稀少发展至现在生物资源丰富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7.下列关于“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采集动物时,一般不宜直接用手抓取 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针对不同的动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如使用吸虫器或镊子采集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上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8.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的沙丘上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大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C.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成分 D.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成分 10.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