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5515

综合质量检测(三)(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0-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8434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2019,生物,必修,选择性,生物学
    综合质量检测(三)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只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B.抽样检测法可用于调查种群密度 C.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雄虫减少种群数量属于化学防治 D.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个体属于一个种群 2.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其数量稀少,也是濒危动物。通过采取禁止捕猎、恢复栖息地植被、减少栖息地人类活动等保护措施后白头叶猴的数量逐渐增多。在采取保护措施期间,白头叶猴种群的某些数量特征可能发生了改变,其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有(  ) A.种群密度、迁入率、死亡率 B.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 C.出生率、迁入率、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 3.(2024·徐州高二联考)如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鲫鱼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使结果偏小 B.清除一定量鲫鱼的天敌,其K值可能会增大 C.K/2时鲫鱼年龄结构为增长型,K时为稳定型 D.在丙对应的种群数量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每天定时取样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 B.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玻片 C.培养后期的样液一般需要稀释后再取样计数 D.对压在方格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菌体数 5.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生产上可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几种作物品种 D.植物群落生长具有的分层现象,启发人们种植玉米庄稼时要合理密植 6.下列关于群落种类与其环境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沙漠———雨量稀少,温度高且温差小 B.苔原———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生长较快 C.草原———每年的降雨量为250~800 mm,代表动物有野驴、黄羊等 D.落叶阔叶林———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 7.(2024·连云港高二联考)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R的值可以作为判断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B.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不会影响该群落演替的原有方向和速度 C.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当P/R接近或等于1时,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8.有关生物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食物越相同,竞争就越激烈 B.狼吃兔子属于捕食关系,兔子吃草不属于捕食关系 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D.蛔虫与人之间、跳蚤与动物之间都是寄生关系 9.(2024·宿迁高二联考)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觅食部位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志重捕法是生态学家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首选方法 B.该地所有云杉与林莺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林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三级消费者 D.栗颊林莺与黄腰白喉林莺之间的竞争强度较弱 10.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11.如图是生态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