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5813

2.1 观察兔子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387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观察,兔子,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观察常见的动物 1.观察兔子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兔子,认识兔子的外形特征(耳朵、眼睛、毛色、尾巴等)、生活习性(食性、动作),建立“动物有不同形态和生活特点”的初步科学认知。 2.科学思维: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简单描述兔子的特征,初步学会从“样子、动作、食性”等角度分类整理观察信息,培养初步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看、听、说”等探究活动,学习用感官(眼睛看、耳朵听)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能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4.态度责任:感受兔子的可爱,激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树立“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动物”的责任意识,培养认真观察、乐于表达的科学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兔子的外形特征(耳朵长而尖、眼睛红、尾巴短等)和生活习性(爱吃萝卜青菜、蹦蹦跳跳),掌握用感官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描述观察到的兔子特征,将“外形、动作、食性”的观察内容进行简单分类和梳理。 三、教学准备 1.实物/模型:活体兔子(提前做好安全防护,确保兔子状态温顺)或兔子模型、兔子玩偶。 2.教具:兔子外形特征图片(耳朵、眼睛、尾巴等细节图)、兔子动作视频(蹦跳、吃东西)、“萝卜、青菜、胡萝卜”道具卡片。 3.学具:观察记录单(简单线条画,供学生补充特征)、彩色画笔。 4.其他:《小白兔》儿歌音频、干净的青菜叶(供观察兔子进食使用)。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播放《小白兔》儿歌音频,带领学生跟着节奏拍手唱:“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2.提问引导:“儿歌里唱的是谁呀?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可爱的小兔子,和它做朋友呀?”顺势引出课题———《观察兔子》。 (二)自主观察,认识特征(15分钟) 1.观察兔子的外形(8分钟) 出示活体兔子(或模型),引导学生用眼睛仔细看:“请小朋友们轻轻看一看,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毛是什么颜色?眼睛像什么?尾巴长不长呀?”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轮流分享自己看到的特征,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用完整的话描述(如:“兔子的耳朵长长的、尖尖的”“兔子的眼睛红红的,像小宝石”)。 教师总结:“小兔子有长长的尖耳朵、白白的毛(或其他颜色)、红红的眼睛和短短的尾巴,真是太可爱啦!” 2.观察兔子的动作和食性(7分钟) 展示兔子蹦跳的视频,提问:“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呀?它跳起来的时候像什么?”让学生模仿兔子蹦跳,感受其动作特点。 拿出准备好的青菜叶,轻轻放在兔子面前,引导学生观察:“小兔子在干什么?它爱吃什么呀?”学生观察后分享,教师补充:“兔子最爱吃新鲜的萝卜和青菜啦!” (三)梳理总结,巩固认知(10分钟) 1.带领学生回顾观察内容,一起梳理:“我们刚才看了兔子的样子,知道它有长耳朵、红眼睛;还看了它的动作,会蹦蹦跳跳;也知道了它爱吃萝卜和青菜。” 2.发放观察记录单,让学生用画笔给兔子画一画“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并在旁边简单标注(如画萝卜表示兔子爱吃的食物),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邀请2-3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及时表扬认真观察、大胆表达的学生。 (四)情感渗透,树立责任(7分钟) 1.提问引导:“小兔子这么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 2.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能拽兔子的耳朵,不能吓唬它,要轻轻摸它,给它喂干净的食物,爱护小兔子。” 3.教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做有爱心的小朋友,这也是我们观察小动物时要记住的重要事情哦!” (五)课堂小结,回顾收获(3分钟) 1.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