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素养评估B卷 考查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10分 重点难点过关 一、认真读题,细心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如图,竖式计算的是( )×( ),得数中的“8”表示( )个( )。 2.如图的竖式中,要使积的末尾有0(积不等于0),□里填( );如果积大约是2800,那么□里填( )。 3.如图,阴影部分表示213,整个图形表示( ),空白部分表示( )。 4.□23×4 ,如果积是四位数,□里的数最小是( );如果积是三位数,□里的数最大是( )。 5.在 里填上“>”“<”或“=”。 57×5○250 3000 506×6 6×120○102×6 180○31×6 7×410○2790 123×2×4 123×8 5千克 5吨 20千克 2000克 70千克 2吨 6.晶晶从图书馆借了一本200页的书,从头开始看,第一天看了4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她两天一共看了( )页,第三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7.一篇作文有三百多个字,奇奇每分钟打50~60个字,5分钟( )打完这篇作文。(填“能”或“不能”) 8.小红帮助妈妈干家务,到楼下扔垃圾。她从5楼走到4 楼用了14秒,照这样计算,她从5楼走到1楼要用( )秒。 9.李大爷家养了50只白兔,养的灰兔比白兔只数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李大爷家最多养了( )只灰兔,最少养了( )只灰兔。 10.用1、4、5、8这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积最大是( ),积最小是( )。 二、反复比较,择优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2分) 1.不列竖式计算,下面结果一定错误的是( )。 A.436×3=1308 B.704×3=2113 C.345×8=2760 2.与225×2×3的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225×6 B.225×5 C.225×3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那么积的末尾最多有两个0 B.25□×4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C.102乘任意一个一位数,积的中间都有0 4.李奶奶养了29只公鸡和156只母鸡,如果公鸡只数不变,要让母鸡只数是公鸡的7倍,那么需要( )。 A.减少22只母鸡 B.增加47只母鸡 C.增加63只母鸡 5.解决问题( )选用估算的方法更合理、简捷。 A.一个足球46元,买8个应付多少钱 B.龙龙看一本漫画书,每天看19页,4天看多少页 C.一份稿件470个字,王阿姨平均每分钟录入84个字,6分钟能录完吗 6.王叔叔买了5箱橙子,每箱16个,还买了20个西瓜。根据这些条件无法解答选项( )的问题。 A.王叔叔买的橙子比西瓜多多少箱 B.王叔叔买的橙子和西瓜一共多少个 C.王叔叔一共买了多少个橙子 三认真读题,仔细计算。(28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20×6= 300×8= 5×2×6= 5×8+7= 9×40= 600×7= 102×2×3= 7×9+4= 2.用竖式计算。(8分) 67×6= 358×5= 320×5= 603×2= 3.辨思维 规律探究找规律,再分别写出一道算式。(6分) 4×99+4= 5×99+5= 6×99+6= 1×9+3= 12×9+4= 123×9+5= 9×9+5= 98×9+4= 987×9+3= 4.看图列式计算。(6分) 四、明确要求,认真做题。(13分) 1.新角度 明晰算理 圈一圈,填一填。(5分) ( )×( )=( ) ( )×( )=( ) ( )×( )=( ) ( )+( )+( )=( ) 2.《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通过将大象的质量转化为相同质量的石头,从而得到大象的质量。现称一头大象,一共装了50筐石头,任意抽出5筐,质量分别是79千克、81千克、82千克、80千克、77千克。 (2)根据《曹冲称象》的方法,思考一下如果要知道一粒黄豆的质量,可以怎么做 (4分)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20分) 1.(4分) 2.“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生动地描绘了太行山的雄姿。如图是到太行山的一日游费用(不考虑其他花费),爸爸、妈妈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贝贝一起去太行山旅游,一共要花多少钱 (5分) 3.新情境 图表信息 实验小学在植树节当天给同学们准备了矿泉水和面包。 (1)买的矿泉水每名同学一瓶,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用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