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6112

3.4升华和凝华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及考点)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1314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册,解析,答案,详细,练习,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 泰安一模)某学校开设了“二十四节气农耕课程”,下列关于节气中谚语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大寒小寒,滴水成冰”,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2.(2025 仪征市一模)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放热的是(  ) 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的迷雾消散 C.秋天,晶莹的露珠形成 D.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3.(2024秋 自贡校级期末)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雾凇”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用干冰降温与该过程相同 4.(2025秋 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物态变化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奥妙无穷。下列现象中,其形成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点燃的蜡烛变软 B.树叶上的霜 C.壶口的“白气” D.晶莹的露珠 5.(2025 济南)“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汗”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D.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2024秋 白银区校级期末)关于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该过程吸热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C.“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吸热 7.(2024秋 荆州区期末)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我们应从小培养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不断地在发生循环,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升华变成水蒸气 B.当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到冷空气,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在高空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华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就会凝固成小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 8.(2025 德州)如图所示,向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放入干冰和冰块,静置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外侧的白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B.乙杯外侧的水珠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甲杯中干冰发生的是汽化现象 D.乙杯中冰的熔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9.(2024秋 韶关期末)“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霜降时节霜挂枝头 C.寒露时节露珠晶莹 D.冬至时节千里冰封 10.(2025 南关区校级一模)某中学开展了《我进厨房》实践活动,小西观察到很多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被刚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冻肉“粘”住,这是凝华现象 B.冷冻室取出的冻肉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C.掀开锅盖时,小西的眼镜上蒙上了一层水雾是汽化现象 D.刚出锅的汤菜热气腾腾,小西看到的“热气”是气态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