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7690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7单元第21章 第2节 人的个体发育-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320633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科版,打包,13份,素材,练习,课件
    《第2节 人的个体发育》习题 一、选择题 1、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生理过程或现象之间关系的是 ( ) A、X表示青少年的年龄;Y表示青少年的身高、体重 B、X表示呼吸周期;Y表示呼吸频率 C、X表示主动脉→脑部毛细血管→上腔静脉;Y表示氧的含量 D、X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Y表示二氧化碳的含量 2、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身高突增 B、性器官迅速发育 C、神经系统功能显著增强 D、心脏功能增强不明显 3、下列各项中,不利于青春期发育的生活习惯是 ( ) A、生活有规律 B、加强体育锻炼 C、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D、注意个人卫生 4、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 B.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 C、“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征是 ( ) A、体重与身高的迅速增加 B、身高增长,并且性成熟 C、身体明显长胖 D、出现第二性征 6、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的身心变化很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B、心肺功能增强 C、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 D、断绝与异性的一切往来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1)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是否可以直接流入胎儿体内? 。 (2)胎盘着生的部位是 。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 (3)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中生出来的过程叫做 。 (4)一位母亲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其中胎儿4千克,胎盘1千克,羊水1千克。在怀孕期间,母亲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生命活动的负担都明显加重。胚胎和胎儿体内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母体获得的,胚胎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母体排出的;同时,母亲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也会加大。读了这段资料,你可以体会母亲的艰辛。此刻,请你对自己伟大的母亲说一句感激的话,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情谊。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C C C D 二、非选择题 7、(1)不可以 (2)A (3)分娩 (4)妈妈,您辛苦了(只要是有感恩的意思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第2节 人的个体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心理特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提高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健康地生活,感受青春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重点: 1、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 2、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难点: 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学会健康地生活。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各个时期的照片,制成“我的成长过程”展板。 从互联万或图书馆等处查阅收集青春期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资料。 教师准备: 拍摄或排练小品剧“我长大了”。 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投影显示班上同学刚出生时的照片。 2、引入话题:“这些可爱的小宝宝是谁?怎样长大成人的?现在是什么样子? 观察照片中人物特征,猜想照片中人物,交流讨论。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人体的发育分期 1、指导学生上台(或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