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8258

甘肃省武威市第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33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甘肃省,10月,答案,试题,法治,道德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2025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某中学紧跟时代步伐,开设了编程、机器人等多个与前沿科技相关的社团。小昆在了解这些社团后,发现自己对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加入了学校机器人社团。这说明中学时代( ) A.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B.意味着必须参加社团活动 C.所有学生都能找到明确目标 D.主要任务是培养兴趣爱好 2.“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钱学森晚年曾称有17个人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个。这启示我们,初中阶段( ) A.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切机会 B.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C.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D.完全决定着我们一生的成与败 3.迈出小学的校门,走进中学的大门,一切变化都是一种新的开始。面对初中生活新旅程,我们需要做的是( ) A.循规蹈矩,见机行事 B.另辟蹊径,我行我素 C.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D.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需要我们对初中生活有合理规划。下列对自己初中生活规划合理的有( ) ①小明把新学期的目标写在卡片上并贴在书桌前面 ②小刚设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 ③小强利用周末通宵玩游戏,缓解一周的学习压力 ④小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辩论社,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句古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古诗文与其寓意一致的是( )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C.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D.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6.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孙子·谋攻篇》中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几乎在同一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名言。这告诉中学生( ) A.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促进生命成长 B.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战胜他人 C.增强个人的人生修养,塑造内在美 D.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才最准确 7.“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主要强调了认识自己的哪一种途径?( ) A.自我观察 B.他人评价 C.集体生活 D.社会实践 8.“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 B.只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就能成为智者 C.我们要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D.做更好的自己,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人生课题 9.众所周知的“中国飞人”苏炳添身高只有1.72米,在跑步方面,他的步长非常吃亏,但是他充分发挥爆发力突出、步频快的特点,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对于做更好的自己,苏炳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 B.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 C.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D.要将梦想付诸行动 10.“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人民日报》微博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有伟大的梦想比努力更重要 B.有梦想的人生一定会非常出彩 C.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 D.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因为( ) A.梦想大多不切实际,没有意义 B.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C.梦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D.青少年时期才需要确立梦想 12.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