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9232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324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学期,期中,考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B.太空中噪声太大 C.用通信设备通话方便 D.在月球上航天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2.科技感,未来感是杭州亚运会一大亮点。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的互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能区分机器人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色不同 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对着试管口吹气,可以使其发出声音。增大试管中的水量再吹,声音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小孔的形状,屏上像形状不变 B.小孔稍许靠近屏,屏上像会变大 C.烛焰稍许靠近小孔,屏上像会变小 D.稍许增大小孔尺寸,屏上出现虚像 5.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6.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水面倒影 B.林中树影 C.空中彩虹 D.海市蜃楼 7.以下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 8.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猴子捞月”———光的反射现象 B.“井底之蛙所见狭小”———光的直线传播 C.“一叶障目”———光的反射现象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9.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乙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我国的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超声波是由物体     产生的,利用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     。 12.口琴是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如图甲所示。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     ,我们区分口琴和吉他的声音主要是依据     不同;小红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如图乙所示。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振动而产生的,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图丙中A和B音调较高的是     。 13.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8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1.5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是    (实/虚)像,像距水面    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    。 15.如图甲,国庆期间道路两旁的国旗看起来“红”是因为国旗表面能够     (选填“吸收”或“反射”)红光,如图乙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日晷”,日晷利用铜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