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9.2 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本框题对应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学习主题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的内容要求。本框对学生的要求是:将“防患于未然”牢记心中,掌握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的方法。 课时教材分析 《提高防护能力》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了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对守护生命安全的实践指向性更明确。提高防护能力,一方面,要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懂得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另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如预判危险、避险逃生、防护急救等。学生应当切实提高防护能力,不仅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还要救助他人的生命。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一些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学生甚至对于生命安全的防护方法,如灾害演练等有逆反心理,甚至对此不屑一顾。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安全事关自己与他人、社会,掌握应对生活中各类灾害事故的方法,提高守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明白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以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的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树立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健全人格: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形成冷静应对危机、科学自救的健全人格。 设计思路 总议题:完成应急自救手册,救己又救人! 议题线 情境线 任务线 知识线 议题一: 解应急自救之因 情境一: 抢答:生命安全知识 任务:你是如何得知这些守卫生命安全的知识的? 你还知道哪些守卫生命安全的知识? 情境二:2025年我国自然灾害数据 北京极端强降雨 任务: 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知识一: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议题二: 学应急自救之法 情境一:地震前征兆 暴雨天气的回家路线 情境二: 议学活动:南充市中小学开展安全演练活动 应急响应战术演练 情境三: 视频:运用海姆立克法救人 议学活动:学习并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任务:判断以下情况可能会发生什么灾害? 小姐姐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任务:遇到以下灾害,如何应急自救? 中小学开展安全演练活动有何意义? 任务:1、视频中的情境带给我们什么警示? 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小知识? 知识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事前) 知识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事发) 知识二: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日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今年,我们经历了: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四川康定特大泥石流灾害、西藏定日6.8级地震 、北京极端强降雨、台风“桦加沙”等事故。 安全无小事,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为守护生命安全,我们应该如何做? 设计意图 通过时政热点点明主题。 议题一:解应急自救之因 【议学情境一】抢答:生命安全知识 【议学任务】任务:你是如何得知这些守卫生命安全的知识的? 你还知道哪些守卫生命安全的知识? 抢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