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号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联考 边界。由此观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公平贸易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土地D.获取中国赔款 班级 初三历史试题 7、“看两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在近代使上海被迫开 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姓名 题号 二 总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 8、英、法两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际,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 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得分 这次战争被认为是鸦片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这两次鸦片战争( A.发起国都有英国 B.列强都从中获得了大量赔款 密 1 考生注意: C.目的和性质相同 D.列强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1.考试时间45分钟。 9、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 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左 封 2.全卷共二道大题,共24个小题,总分70分。 证这一结论的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A英军攻陷了浙江定海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一项最符合题意) 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D,太平军攻陷南京城 线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四周镶嵌有八个历史题材十个主题的汉白玉浮雕,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 其中第一幅浮雕既反映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 府于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这表 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幅浮雕的主题应该是( )。 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内 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武昌起义D.五四运动 A.部分先进人士开始开眼看世界B.清政府被迫全面西化 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 C.列强欲推翻清政府 D.中国开启了外交的早期现代化 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 11、“史实”和“史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前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不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则材料中的“这场 后者是人们针对史实作出的评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战争”( A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B.《天朝田亩制度》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 许 C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津D.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清末一位工人进入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1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 答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洋务运动中D,甲午中日战争后 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 4、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在其代表作《台湾行》中有“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 现了( 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的诗句,与这句诗有直接联系的不平等条约是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B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 C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题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事件: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一 5、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 步,尽管最终破产了,但依然影响重大,特别是其创办的军事工业推动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