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9490

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2654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一,四川省,答案,试卷,历史,学期
  • cover
荣县一中第一学月巩固练习(七年级历史) 考试范围:1-5课;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计69分 1.考古学家高星曾说:“我们用地层作为纸张,用文化遗物和遗迹作为文字书写历史。”元谋人和郧县人相关的考古发掘可用于“书写”中国 A.百万年的人类史 B.一万年的文化史 C.五千年的文明史 D.王朝国家的历史 2.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 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 3.“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此记载最能佐证北京人的哪一生活特征 A.使用打制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人工取火技术 D.原始农业出现 4.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其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考古发现属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是 A.用火灰烬标本 B.干栏式建筑 C.彩绘龙纹陶盘 D.四羊方尊 5.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北京人狩猎 B.山顶洞人捕鱼 C.半坡人种植粟 D.半坡人制作衣服 ( 图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 朝阳纹象牙雕刻器及线描图 )6.图1中的文物可以印证河姆渡人( ) A.能够制作玉器 B.懂得饲养家畜 C.掌握了雕刻技术 D.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7.距今约5000年左右,黄河下游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已经 A.出现贫富分化 B.产生原始农业 C.步入青铜时代 D.确立分封制度 8.右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可用于佐证 A.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B.青铜文明辉煌灿烂 C.手工技艺高超精湛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9.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小明同学想考察粟作农业的发展,应去下列哪个遗址参观 ( 蓝田猿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 10.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历史。下列考古证实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的是( ) A.陶寺古城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11.世界各民族都经历过自己的“英雄时代”。这一时期,各氏族部落之间冲突与结盟并存。与早期中华文明“英雄时代”直接相关的历史是 A.炎黄联盟 B.牧野之战 C.铁器牛耕 D.百家争鸣 12.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蚩尤同时期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女娲 B.炎帝、黄帝 C.共工、祝融 D.盘古、夸父 13.通过如下人物事迹我们可以了解到 大禹治水画像石拓片(局部) 事迹:采用疏导的方法,根据山脉地形,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水患。 A.早期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大减 B.早期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 C.先民用智慧改造自然的历史 D.古代帝王改革社会的愿望 14.建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示意图中“★”的内容应为 A.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B.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C.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5.殷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位列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殷墟的发掘有助于我们了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6.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青铜冶炼业发达 B.西周社会很腐败 C.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特征 D.西周经济发展不平衡 17.夏、商、西周三个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