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秋季学期七年级9月历史作业 一、选择题 1.半坡居民最具特色的陶器是( D)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 2.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区分史实和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B ) A.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B.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河南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的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 D.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通过了解我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对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知道北京人( B ) A.距今约170万年B.学会使用火C.使用磨制石器D.会缝制衣服 4.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去体验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去体验的地方是(B ) A.北京龙骨山 B.云南元谋县 C.河南安阳 D.河南仰韶 5.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B ) A.种植水稻 B.会使用火 C.烧制彩陶 D.铸造青铜器 6.十一长假,小辉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C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云南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7.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出土了“灰烬、烧石和烧骨,3枚牙齿、4个头盖骨及大量的动物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10万件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等”。这说明北京人 C A.懂得了人工取火B.不能直立行走C.能制造和使用工具D.过着定居生活 8.考古研究表明,北京人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脑容量的76%。这一研究成果直接得益于( A) A.十多万件石器的发现 B.数处用火灰烬的发现 C.数个头骨化石的发现 D.多枚牙齿化石的发现 9.“你的两颗门齿,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你用过的粗糙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诗歌中的“你”是( B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10.“中国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应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下列考古发现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证据的是(D ) A.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B.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针 C.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碳屑和烧骨 D.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11.它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其发掘工作由裴文中主持,并出土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成为迄今已知的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该遗址是(B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12.河姆渡遗址的出土文物既有食用后被抛弃的鱼骨,也有鹿、猪、牛等动物遗骸和酸枣、橡子、菱角等植物果实。这表明当时( A ) A.食物的品种和来源多样化 B.干栏式建筑利于储存食物 C.家畜饲养的范围不断扩大 D.农业种植是主要食物来源 二、材料题 13.初一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展开了充分的探究。 小张同学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北京人遗址出土) 图1 头盖骨化石 图2 牙齿化石 图3 被火烧过的朴树籽 图4 砍头器和刮削器 图5 鹿骨化石 (1)请你为小张同学的描述寻找证据。(填写图号即可)(5分)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图1、图2_____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图4_____ 能为描述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