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0966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4981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登泰山记 清·姚鼐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小石潭记》 (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 (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核舟记》 (明朝魏学海)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面积436平方公里,顶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 古称岱宗、岱岳、东岳,。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五岳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泰山被尊为“五岳独尊”,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登山封禅,举行封禅大典,加以封号,并广建庙观,刻石题字,历代文人也留下许多 记游的精美之作。 东岳泰山(即岱宗)是“五岳之首”。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字姬传,另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 桐城派:中国清代散文流派。提出“义法”,所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冗辞。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以病归”“养双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后而作,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姚鼐与当时文坛风气不合,与《四库全书》的负责人不契,官场不符合他的理想,本文是人生失意时的登临与面对。掺杂了儒家君子的笃定和跃跃欲试的壮志。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古人纪年 文化常识 2. 年号纪年法: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1)干支纪法 。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 “十月丁卯”———干支纪日法。那么第二天是哪一天?用干支纪法表示。 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晚上七点起更。 “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时间 19:00-21:00 21:00-23:00 23:00-1:00 1:00-3:00 3:00-5:00 时辰 戌时 亥时 子时 丑时 寅时 更点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概括每段内容 概括泰山地理环境 记述登山过程 描写山顶日出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总述泰山景观特点 例行署名 泰山位置 南北分流 南北分界 最高之处 汶和济 古长城 日观峰 点 线 面 (为下文写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埋下伏笔、作铺垫) 一、 找出作者登泰山的经过,并绘制成线索图。 京师 泰安 南麓 中谷 中岭(天门) 西谷 山巅 乘、历、穿、越 由 循 越 复循 遂至 苍山负雪 晚日照城郭 半山居雾若带 2 登山时间、地点: 由南麓—入中谷—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 险) 山巅景色: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