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训练卷 一、单选题 1.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声音的节奏. 2.如图所示,小明在潜水时,抬头向上看到水面以上的半空中有一只小海龟在游来游去,下列能表示小明看到海龟的光路原理的是( ) A. B. C. D. 3.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周期 4.下列现象与其物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 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5.如图所示,钓鱼人轻声说:“请不要大声喧哗!”是为了避免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说明 A.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要能区别自己的相手中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是( ) A.17m B.170m C.34m D.340m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 B.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更小 B.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能更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丁所示,则蜡烛A不能在玻璃板中成像 D.如图乙若在玻璃板后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10.三月的成都,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和满眼金黄的油菜花一起共赴春天的约会,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打卡拍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金黄的油菜花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要想让拍摄的人物特写更大一些,应该让镜头靠近人物 C.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在拍摄时镜头到景物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二、填空题 1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12.诗句“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 (选填“传播过程”“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来区分。 13.郊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亮斑;③岸边树木花草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潭清疑水浅。上述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填序号) 14.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影响到他的学习。对小明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5.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这是利用声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病人心脏跳动声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使用橡皮管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