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川军铸铁魂 敬颂巴蜀抗日英雄 无川不成军 常言道:“无川不成军”,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无川不成军 出兵最多:抗战期间,四川提供了近300万兵源,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的1/5以上,他们走出四川,奔向了全国的抗日战场,每5个就有1个是四川人。 出粮最多:四川负担了国家总支出的1/3,四川人民节衣缩食,缴纳救国公粮,是抗战的大后方。 “军阀”的转身:刘湘 达官显贵的转变 1.积极请缨,出兵抗日 2.·倾尽全省之力支援前线 3.抱病出征,抗战到底 本可守着天府当贤王, 偏要出川抗击日寇狼! 达官显贵的转变 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 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普通百姓的抉择 右侧: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左侧: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 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1937年9月,在成都少城公园举行川军出川誓师大会 1.装备:单衣斗笠草鞋, 步枪大刀身躯。 2.地位:备受歧视, 没有后援。 杂牌军中的杂牌军 淞沪会战中,用步枪、大刀、手榴弹,对抗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 太原会战中,孤军奋战,没有后援,对抗日军精锐板垣师团。 徐州会战中,王铭章师长死守滕县,奋战四天三夜,壮烈殉国,剩余的300名川军宁死不屈,拉响手榴弹自尽,为台儿庄大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 用最简陋装备打最硬核的仗 壮士出川三百万,谁知十户九无郎 蜀中家家皆缟素(丧服),户户挂白绫 川军从未负国! 川军从未负国 抗战时期,四川人民和军队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牺牲。 ——— 史学界共识 国不负川 四川是西部的经济核心和战略支点。 成都已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其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对外开放、文化建设与城市魅力等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