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2503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单元复习讲义(表格式)

日期:2025-10-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5081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维护,社会,秩序,复习
  • cover
单元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一、课标要求 教材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政治认同:通过认识社会规则、道德与法治对社会运转的作用,增强对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认同。 道德修养:领会文明有礼、诚信友善的意义,培养遵守社会公德的品质,践行道德规范。 法治观念: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树立法治观念,养成依法办事、尊崇法律的观念。 健全人格:在学习社会规则、道德和法治中形成正确价值观,提升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 责任意识:明确遵守规则、践行道德、遵守法律是公民责任,主动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理解社会规则的含义与类型,知晓社会秩序需规则维系,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维护规则,掌握劝导他人守规则的技巧,增强规则意识与公共责任感。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掌握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的内涵,理解其对个人立身、社会和谐的意义;学会在交往中践行这些道德规范,提升道德判断力与实践能力,涵养良好品德。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认识法律的性质与作用,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学会依法办事,掌握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途径,树立法治信仰,提高运用法律参与社会生活的素养。 二、框架建构 三、要点梳理、案例解析 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回想一下,我们在餐厅的礼貌沟通、与朋友的诚信约定、对他人的友善相助,还有过马路时遵守的交通规则,这些日常场景都藏着社会生活的“密码”。 这单元我们探讨了规则、道德与法治:从为何要遵守规则,到如何践行文明、诚信、友善,再到怎样用法律守护自己与社会。今天的复习,我们就结合生活实例,梳理这些知识脉络,看看它们如何共同支撑起有序、温暖、公正的社会。让我们带着思考,一起回顾这段“社会生活指南”的学习之旅吧! 单元复习导入,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本单元的整体框架,培养学生的大单元意识。 任务一 梳理《遵守社会规则》知识要点,通过同龄人生活场景,让学生认识社会秩序与规则,学会劝导他人守规则,理解规则需完善,增强规则意识。 要点梳理 4.1维护秩序靠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2)内容: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什么是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4.社会规则可以分成哪些类? 社会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中,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的社会规则。 5.社会规则有哪些作用? (1)规范社会行为; (2)调节社会关系; (3)维护社会秩序。 6.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1)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4.2遵守规则 1.如何遵守规则? (1)需要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 (2)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也需要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3)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尚法的良好氛围。 (4)需要积极完善规则。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为什么需要完善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