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36分)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6分) 瑟瑟(sè shè) 逊色(xùn sùn) 均匀(jūn yún) 叶柄(bǐng bǐn) 慎重(shèn zhèn) 挖掘(jué juē) 2.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8分) nèn hóng kōng xì zhù zhái xuǎn zé ( ) ( ) ( ) ( ) dòng xué píng zhěng qīng jié pí láo ( ) ( ) ( ) ( ) 3. 辨字组词,注意字形差异(6分) 吟( ) 庐( ) 隙( ) 令( ) 户( ) 缝( ) 4. 选词填空,体会词语精准用法(6分) (1)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很( ),不用力扯,根本拉不下来。(牢固 坚固) (2)蟋蟀( )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慎重 谨慎)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 )波纹,好看得很。(漾起 泛起) 5. 按要求写词语,丰富词汇库(10分) (1)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 )、( )、( ) (2)写出三个与“看”有关的词语:( )、(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弯曲—( ) 隐蔽—( ) 简朴—( ) 二、句子乐园(16分) 1. 按要求改写句子,体会表达妙处(10分) (1)蟋蟀的住宅难道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改为陈述句) _____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运用比喻,让句子更生动) _____ (3)爬山虎往上爬。(把句子写具体,体现“一脚一脚”的特点) _____ (4)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仿写设问句) _____ 2.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理清逻辑关系(6分) (1)( )蟋蟀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2)爬山虎的脚( )没触着墙,( )会逐渐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3)( )遇到多大的风雨,蟋蟀( )会守护着自己的住宅。 三、课文回顾与积累(14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夯实基础(8分) (1)《题西林壁》中“( ),( )”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爬山虎的脚长在( )上,细丝的颜色是( )的,触着墙后会变成( )色,紧紧巴住墙。 (3)蟋蟀的住宅选址很讲究,一定要( ),并且有( )。 (4)日积月累:“一场秋雨一场寒,( )。”“( ),十月还有小阳春。” 2.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暮江吟》中“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蟋蟀的住宅“随遇而安”,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居住。( ) (3)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而不是像动物那样交替着爬。( ) 四、阅读理解(14分) 课内阅读 阅读《爬山虎的脚》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分) 2.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简要概括过程。(3分) _____ 课外阅读 牵牛花 叶圣陶 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多,紫黑色者少,淡红色者更少。花瓣是合瓣的,形状像喇叭,俗名喇叭花,颇合其实。 牵牛花的藤蔓很细,嫩的时候是绿色,老了就变成褐色。藤蔓顺着篱笆爬,或者缠绕在树枝上,一步一步往上走,像个努力向上的小家伙。它的叶子是心形的,边缘有浅浅的锯齿,颜色碧绿,摸起来软软的。 清晨,牵牛花早早地开放了,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吹奏着晨光曲;到了中午,太阳太晒,它就慢慢合拢花瓣,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