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人教版七上地理第3章综合评价卷 [范围:第3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王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讨世界海陆的分布和运动变化。小洛所在小组领取的任务单是: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并完成1~3题。 图C-3-1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地球表面71%是陆地,29%是海洋 B.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北极点周围是海洋,南极点周围是陆地 D.世界的海陆分布比较均匀 2.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西半球中的是 ( C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C [解析] 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都跨越了东、西半球。 3.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主要位于热带的大洲是 ( B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3.B [解析] 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主要位于热带的大洲是非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没有被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大洋洲主要在南温带。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所著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格从伦敦出发,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读福格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完成4~6题。 图C-3-2 4.福格从伦敦出发环游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洲分别是 ( D ) A.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C.欧洲—亚洲—北美洲—南极 D.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5.福格八十天环游路线经过了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海洋通道,也是 A、B两洲的分界线的是 ( C ) A. 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 白令海峡 6.福格八十天环游路线在经过北美洲时穿过了一条重要山脉C是 ( D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落基山脉 地球上,广阔而深邃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覆盖在海底表面。随着现代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7~9题。 图C-3-3 7.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自古以来便享“鱼盐之利”“舟楫之便”的区域是 ( A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洋盆 8. 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D ) A.大陆架—洋盆—大陆坡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 C.洋盆—大陆坡—大陆架 D.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9.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 B ) ①提供海洋资源 ②划分地球五带 ③便于海洋运输 ④产生地壳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年8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镇因三叶虫化石等41处地质遗迹资源被评为地质文化镇。三叶虫是奥陶纪(距今约4.5亿年前)最具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海洋中的霸主。据此完成 10~ 11题。 10.在毛坝镇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根本原因是 ( C ) A.生物进化 B.人类活动 C.海陆变迁 D.大陆漂移 11.下列现象的成因与毛坝镇三叶虫化石成因一致的是 ( A ) A.喜马拉雅山脉上有海螺化石 B.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 C.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相似 D.荷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11.A [解析] 喜马拉雅山脉上有海螺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形成了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现象;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由于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说明非洲和南美洲曾经连在一起,属于大陆漂移现象;荷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下图为大西洋两岸古地层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 13题。 图C-3-5 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山脉、裂谷 和海洋中由两个板块碰撞产生的是 ( C ) A.东非大裂谷 B.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 D.乌拉尔山脉 12.C [解析] 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形成的,面积不断扩大。大西洋是由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形成的,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