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5367

4.1 被动运输(第1课时)教学课件+素材-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日期:2025-11-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200372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素材,必修,2019,人教,生物,被动
    (课件网) 第4章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1节 被动运输(第1课时) 情境导入:泳池“命案” 观看视频 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常见的半透膜还有蛋壳膜、鱼鳔、动物膀胱膜、肠衣和火棉胶膜等。 半透膜 蔗糖分子 水分子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静置观察。过一段时间,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现象:漏斗内的液面升高。 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 玻璃纸(半透膜) 清水 30%蔗糖溶液 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单位体积的清水中的水分子含量_____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含量,因此单位时间内由烧杯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_____由漏斗进入烧杯的 水分子数,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 多于 大于 半透膜 讨论: 1.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讨论: 2.为什么当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液面不再上升 问题探讨 漏斗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液面差为ΔH,由于烧杯中与漏斗中的液体具有浓度差,即具有渗透压差,所以水分子有进入漏斗的趋势。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升高时,液体产生的静水压也随之变大,当静水压增大到和渗透压处于平衡状态时(二者的方向相反,静水压向外、渗透压向内),通过半透膜进出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相等,因此,液面就不再升高了。 3.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浓度相等吗 不相等。 当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达到平衡时,是指两侧的水分子运动达到平衡,而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两侧的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问题探讨 讨论: 3.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不 会升高?为什么? 4.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等浓度的蔗糖溶 液,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不会升高?为什么? 不会。 原因是纱布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不会。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 纱布 30%蔗糖溶液 问题探讨 讨论: 5.如果增加蔗糖溶液的浓度,最终形成的液面高 度差H会如何变化? 6. 尝试概括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高度差H会增大。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问题探讨 原理分析: 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单位体积内水分子含量:烧杯内>漏斗内。 两侧水分子均通过半透膜向对侧运动。 水分子数:进入漏斗内>进入烧杯内。 烧杯内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液面保持稳定水分子进出呈现动态平衡。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概念2 2.1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1.1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1.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1.生命观念:细胞膜的结构与运输物质的功能相适应 2.科学思维:结合渗透装置分析渗透原理,结合物质运输实例归纳物质运输特点 3.科学探究:根据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原理、交流实验结果 4.社会责任: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和选择低盐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重点 难点 难点 重点 知识目录 01 渗透作用 02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03 被动运输 扩散原理 新知探究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的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 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半透膜 半透膜 观看视频 渗透作用特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的扩散,而且是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膜两侧具有_____。 具有_____。 浓度差 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