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 标 定 位 素 养 阐 释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2)内部圈层的分界面及各层的特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结合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明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分界面,理解各圈层的特点,并通过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掌握岩石圈的范围,促进地理综合思维习惯的养成2.结合生产、生活实践,知道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并通过示意图理解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A表示 ,B表示 。 (2)特征 (3)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33千米的C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 。 ②在地下2 900千米的D处:A波 ,B波传播速度 。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C表示莫霍界面,D表示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 ,G为地幔,H为 。各圈层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圈层划分 结构 物质组成 特 点 地壳 — 固体岩石 洋壳薄,陆壳厚,有高大山脉的地方更厚 地幔 上地幔、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部分岩石熔融为液体 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 外核、内核 铁、镍金属 外核是液态的金属物质,外核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内核是固体金属球 【思考感悟】 “岩石圈就是地壳”,对吗 提示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 等。 2.各圈层的关系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 、相互渗透。 名称 构 成 特 征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气 水圈 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主体是海洋,还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 在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其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但多数生物集中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 【思考感悟】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提示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释疑解惑 探究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 幻想一下,假如有一种超能“穿越器”能穿越地心并记录沿途的见闻,那会怎样呢 结合材料探究: (1)从地面到地心,会依次穿越哪些地球内部圈层 答案 (2)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底部 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 (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 归纳提升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球内部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具体如下图所示: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备注:表格中的"平均17"改为"平均33"。 典型例题 四川九寨沟县(33.2°N,103.8°E)曾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圈层的主体是湖泊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D圈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位于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此次震源深度为20千米,而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位于陆地,所以震源位于地壳。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B圈层是水圈,其主体是海洋;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D圈层是地核,而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