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一.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 1.(2025秋 潮南区校级月考)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利用人耳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控制手机铃声响度相同,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报纸、羽绒服、薄塑料袋、包装泡沫板,并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在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耳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1)根据数据可分析出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2)两同学观察后发现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声性能 ,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均选填“好”或“差”)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声”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2025秋 甘井子区月考)同学们开展了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因为取材方便,同学们选取了鞋盒作为房间模型进行了研究。 (1)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音叉、手机可供选择,经过思考,同学们选择 作为声源更合适,并且在每次实验时发出声音的 要相同。 (2)小明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放好待测隔音材料。将分贝仪放在不同的位置,测试声音的大小,他的操作不合理之处是: 。 (3)该同学改正错误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材料 棉花 隔音毡 泡沫 海绵 报纸 分贝仪测得声音大小/dB 69 60 65 62 76 由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4)同学们想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是否有关。则应选择 (选填“相同”“不同”)的材料,只改变 进行多次实验,正确操作后,测得的分贝数大小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2024秋 峄城区期末)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6)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7)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4.(2024秋 河源期末)优美的声音为生活增色,嘈杂的声音却带来困扰。了解和研究声音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声音服务生活。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隔声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塑料和海绵)分别做成了大小相同、一侧开口的隔声盒(如图甲所示),并将玻璃杯作为声源置于盒内再将整个盒子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子相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固定一个手机,利用手机软件记录敲击玻璃杯所发出的声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