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试卷 历 史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 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 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 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 学会制造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懂得用火 D. 过着群居生活 3.从现有的考古成果看,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已经()①使用工具 ②知道使用火 ③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呈现。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 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 公而忘私 B. 勇于创新 C. 严于律己 D. 宽以待人 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如图中“?”处应该填写的战役名称是()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巨鹿之战 7.下图是北京房山出土的青铜器“克盉”铭文拓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做匽(燕)的诸侯,管理当地各族。克进驻匽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该铭文拓片可用于研究()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8.卜辞中的“肖田”“尊田”“蓐田”都与中耕除草和给禾苗培土有关,甲骨文“采”字为用手摘取禾穗之形,“刈”字形似收割谷物秸秆,粮食贮藏的场所称为“廪”。这些可以说明商朝( ) A. 国君重视农业生产 B. 农业工具得到创新 C. 谷物产量有所增加 D. 农业技术相对成熟 9.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到了春秋时期, 郑庄公却享用九鼎,其他诸侯更是竞相仿效。这说明( )。 A. 诸侯国众多 B. 诸侯兼并弱小 C. 周王室衰微 D. 周王室中兴 10.下列生产工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铁制工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铜工具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1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12.小明在历史课上学到了“三家分晋”的典故,其中“三家”对应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韩、赵、魏 B. 郑、宋、楚 C. 韩、赵、燕 D. 秦、齐、楚 13.“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14.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 )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15.如图反映了战国中期以后,通过不断兼并战争,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先后崛起情况,其中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辨析改错(6分) 16.(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阪泉之战后,炎帝和尧部落结成联盟,并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 判断: 改正: (2)商朝时期铸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判断: 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