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8317

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341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尉氏县,试卷,政治,10月,次月,第三
  • cover
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5年5月,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论坛在深圳举办。与会人员表示,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创新过程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使中华文化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力量,深入研究和应对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运用先进技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材料表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的发展源于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④文化的发展影响哲学的产生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论衡·自然篇》记载,汉代学者王充与友人论及雷电现象。友人认为“雷为天怒,电为天罚”,王充反驳说:“夫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怒为?电者,阴阳之争光也,何以罚为?”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友人将自然现象神秘化,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②王充的观点否认了自然现象的社会警示作用 ③王充用物质运动解释雷电,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 ④二人的争论实质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是科学之科学 ②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 ③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④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尚意”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鲜明特色。中国画不崇尚完全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更重视画面的意境、意蕴。山水画家表现自然美,更注重“畅写山水神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与自然山水结合的“意蕴美”。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材料表明( ) ①画家的情感需求是山水画“意蕴美”形成的物质载体 ②中国画创作中的“意”是客观存在通过画家思维加工的产物 ③山水画的意蕴美是画家主观情感与客观山水相统一的产物 ④“尚意”创作风格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通过克隆一个在长日照条件下特异性调控水稻抽穗的基因,发现该基因可以调控水稻生物钟核心基因OsCCA1的mRNA剪接,影响水稻抽穗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对培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要尊重事物的运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年4月1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一2035年)》提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黄河源区、黄河“几”字弯地区、黄河下游地区协同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重大战略地区的协同联动。可见,推进黄河流域协同发展要(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更能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②坚持联系的多样性,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重视事物量的积累,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质变 ④立足各个流域主体功能定位,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凭借开源免费迅速登顶应用商店下载榜。20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