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8395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学课件(33张)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87344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学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岩之魂· 大河根基 第二单元 探秘黄河流域山川地貌的形成之旅 高二年级 上学期 1.利用岩石标本、图像等资料,说明三大类岩石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绘制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 4000万年前 25-28亿年前 2-3亿年前 泰山的形成与演化 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部分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 华北地区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泊; 泰山地区接受沉积,形成多种沉积岩。 泰山开始抬升,沉积岩被剥蚀,继续抬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雄伟壮观的泰山形成 步骤①:阅读课本并借助岩石资料卡,分析岩石形成过程,描述特征和用途。 步骤②:选取合适的照片,制作三类岩石的身份证,并派小组代表上台讲解。 步骤③:观察岩石标本,判断岩石类型。 提示:“形成过程” 标出关键词 活动: 制作岩石身份证 【探究一】岩理溯源———识泰山岩性,辨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照片 常见岩石 花岗岩、玄武岩等 形成过程 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基本特征 侵入岩(如花岗岩)矿物颗粒较大,质地坚硬; 喷出岩(如玄武岩)矿物颗粒细小,常见气孔。 喷出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压力、温度逐渐降低,岩浆缓慢冷却凝固。 矿物结晶充分,颗粒较粗,质地致密坚硬。 岩浆喷出地表,压力、温度骤降,岩浆迅速冷却凝固。 矿物结晶不充分,颗粒细小,岩石中常见气孔。 沉积岩 照片 常见岩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等 形成过程 地表岩石在阳光、流水、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水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经过固结形成沉积岩。 基本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堆积 沉积岩 风化、侵蚀 搬运 固结成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 积 物 砾石 沙子 泥土 裸露 岩石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风化 侵蚀 沉积岩 沉积岩 裸露 在地表的岩石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华北地区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泊。这时泰山周围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林木繁茂,大量林木被埋压在泥沙中形成煤层,同期形成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地层,泰山被覆盖在厚厚的沉积地层之下。图3为沉积地层和常见沉积岩。 2-3亿年前 图 3 沉积地层及常见沉积岩 变质岩 照片 常见岩石 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等 形成过程 地壳中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特征 片理构造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石灰岩 岩浆 石灰岩 岩浆 大理岩 变质 接触带 变质带 (高温) 变质环境多样,既有在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区域变质、也有遭到强烈挤压引起的动力变质,还有因岩浆侵入形成的热动力接触变质 片麻岩 花岗岩 板岩 页岩 常见原岩与变质岩 变质岩形成示意 大理岩 石灰岩 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了现今泰山的主体岩石——— (图1)。这些古老的侵入岩后期经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部分岩石变质形成片麻岩(图2)。 25-28亿年前 图 1 花岗岩 图2 片麻岩 花岗岩 类型 成因 特征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 入 岩 喷 出 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地表各种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