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8412

2.2《地形变化的动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教学课件(30张)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7840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形变化的动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教学课件,30张
  • cover
(课件网) “循迹石门:解锁内外力绘就的地表画卷”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Exogenic Processes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dforms" C ontents 目录 【课标解读】 01 【初探·山川印象】 02 【拓展·人地和谐】 04 【寻踪·力之痕迹】 03 【课后练习】 05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学科素养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区域认知:通过对不同区域典型地貌的分析,说明形成这些地貌的内外力作用,理解不同区域地表形态特征与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综合思维:从能量来源、作用形式、作用过程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多维度,综合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地理实践力:在野外考察或借助模拟实验,观察、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并能说明外力作用四种形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过关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外力作用有哪几种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3.外力作用的动力因素有风、流水、波浪、冰川等。 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5.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 6.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类。 7.侵蚀作用:风、流水、波浪、冰川等外力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8.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9.堆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产物在外力搬运途中,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 我校地理研学小组走进石门山 脚下这片地表呈现出非常奇特的形态,像什么呢?恐龙化石吗?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初探·山川印象】 一 PART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图1 石门山位置示意图 材料一:曲阜石门山风景区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国家森林公园,向西距104国道3公里,曲阜城东北25公里处,原名龙门山,因两山相对宛如石门开而得名。 曲阜石门山风景区,右侧的胜涵峰为全山主峰,海拔406米,有水雪洞、蟠龙洞等二十四景,尤以石门月霁为胜景。 图2 石门山卫星图像 图3 石门山研学路线图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寻踪·力之痕迹】 二 PART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材料二:石门山园区主要出露新太古代晚期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局部为细粒黑云石英闪长岩,有伟晶岩脉穿插。园区出露花岗岩地貌景观、构造行迹。泉水景观、地质灾害遗迹等多种地质遗迹。石门山园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强烈。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风化概念: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沙砾和黏土。【问题探究1】研学小组的视频中都提到了哪些石门山典型的风化现象? 球状风化(多为花岗岩) 生物风化(根劈) 生物风化(苔藓) 除此之外,其他地区还有哪些典型的风化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冰劈风化 氧化作用使岩石呈现红色 水中的碳酸令石灰岩沿着裂隙方向溶解风化 注意:影响风化的自然环境因素 高寒和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烈;湿润和高温地区化学生物风化强烈;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