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选择题 1.把握关键词,获得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发送某一关键词给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得到“穆罕默德”“穆斯林”“麦加”等信息。他们学习的内容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穆斯林公社规定:“凡信仰真主者,无论部落、出身,皆为兄弟。”这一规定的主要作用是( ) A.打破部落隔阂,凝聚阿拉伯力量 B.确立伊斯兰教的独尊地位 C.推动阿拉伯帝国扩张 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3.“清晨,肃穆而悠长的诵经声在清真寺响起,穆斯林的一天开始了”。该宗教场景属于(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穆罕默德40来岁时开始相信上帝选他为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诲,在他死后不久被记录成书《古兰经》,成为新教的圣典。”书中介绍的“新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5.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的经典名著《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该家族信仰的宗教创始人是(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老子 6.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此时,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其征服的埃及、两河流域等地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创造出阿拉伯灿烂的新文化。据此可知,阿拉伯人( ) A.重视文化教育 B.促进科技发展 C.推动经济交流 D.善于吸收学习 7.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亚的宝石、织造品,东非的象牙、金粉,印度的香料,俄罗斯的蜂蜜、黄蜡和毛皮,都在阿拉伯的市场上交易。材料意在说明阿拉伯人( ) A.是东西方商路的开辟者 B.是西方商业文明的先行者 C.是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8.除“棉花”一词外,英语中的“酒精(alcohol)”“代数(algebra)”“沙发(sofa)”等词汇,均源自阿拉伯语;同时,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这些现象共同说明( ) A.阿拉伯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B.阿拉伯人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C.欧洲文明起源于阿拉伯文明 D.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9.阿拉伯学者把印度稻作技术、希腊神话、波斯诗歌翻译成阿拉伯文,再传入欧洲;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也经巴格达远销西班牙。帝国境内同时出现印度舞、希腊戏和波斯地毯。这主要说明( ) A.阿拉伯人首创阿拉伯数字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交汇融合 C.巴格达是当时最富庶的城市 D.阿拉伯帝国延续千年未分裂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自由买卖;统一赋税。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阿拉伯艺术同文学一样绚丽多彩,集中体现在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 ———摘编自黄运发《略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因、成就和世界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次改革涉及到的主要领域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让阿拉伯文学“绚丽多彩”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