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9794

第8课 无线通信技术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709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信息技术,下册,七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无线通信技术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第4课,本课内容是第7课《传感器的应用》的后续内容,重点是了解常见的数据传输技术,初步掌握物联网的通信方法。本课与第一单元《认识物联网》中的四层架构知识紧密结合,基于相关工作原理,融入相关大概念而辐射展开。在初步掌握物联网通信方法的基础上,网络层的数据需通过第9课《物联网协议》实现数据的准确交换,也为后续物联系统原型搭建做好准备。 本课遵循“数据”“网络”两条逻辑主线,响应课程标准中“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中内容要求 2、内容要求 3。本课主要内容包括“蓝牙”“Wi-Fi”“NFC应用”“通信的实现”,既有概念性的知识,又有实践性的操作。前面三个部分“蓝牙”“Wi-Fi”“NFC应用”包含蓝牙技术、Wi-Fi技术和NFC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第四部分“通信的实现”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开源硬件体验物联网中的数据连接与传送,掌握技术使用的过程与方法,熟悉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现了在不同情况下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的过程。 本课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学习方式已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具有主动活动的意愿。经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联网如何感知和识别、常见的传感器种类、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已有了初步认识。他们对网络连接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大部分只停留在Wi-Fi网络,对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缺乏系统的认知,对物联设备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不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需要从具体的生活案例入手,通过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实验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本课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通过对物联网中无线通信设备的观察和学习,了解物联网中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2.通过“校园农场”物联设备联网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了解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方法。 教学重点:无线通信技术的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无线通信设备的连接和配置。 教学过程 (一)感知 【活动描述】学生观察校园农场物联模型演示视频,师生探讨模型中数据上传的方式和意义。 【学生活动】集体观看大屏中的演示模型操作,猜想传感器中的数据传输到手机的通信方式。 【教师活动】请1-2名观察细致的学生回答,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模型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分析、结论中,联系生活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学科实践思维,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二)建构 活动1:初识无线通信。 【活动描述】学生观看课件,师生共同梳理物联网的网络层功能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类别。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观看课件,查看“物联网体系架构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物联网的四层架构中,哪一层负责传递信息实现数据通信? (2)智慧校园农场的物联设备联网,可能利用了这一层的哪些短距离无线通技术? 【教师活动】在学生观看课件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并请2-3名学生代表发言和补充。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在问题中经验猜想、思考交流,并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对本课内容的初步感知。 活动2:认识蓝牙技术 【活动描述】学生分组实验,连接蓝牙设备并分析数据的流转方式,将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 【学生活动】1.“蓝牙”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平板或手机)、计算机电脑等实验工具,调试记录结果。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与设备的蓝牙配对后,将移动终端中的农场图片传输到电脑上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与设备的蓝牙配对后,将电脑中的农场文件传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