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0267

1.4速度的测量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9466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人教,物理,学期,八年级,2025--2026年
  • cover
1.4速度的测量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知识点 区间测速 1.平均速度的测量:从公式v=可知,测算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①_____和②_____两个物理量. 2.区间测速的原理:在公路一段固定距离的路段两端分别放置一个摄像头,当车辆经过这两个摄像头时,都会被拍照.系统根据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刻就能算出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从而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与记录】 1.实验装置 2.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方便测量小车运动时间及准确地确定终点的位置) 3.实验中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运动速度) 4.斜面倾角不宜过大的原因(倾角过大,小车滑行太快,不易测量①_____) 5.小车运动距离的测量(“头对头”或“尾对尾”测量) 6.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②_____) 7.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③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交流与小结】 8.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9.比较小车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10.误差分析(主要来自于④_____测量产生的误差) (1)测量时间偏大,导致测量速度偏⑤_____. (2)测量时间偏小,导致测量速度偏⑥_____. 11.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逐渐⑦_____. 12.改变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改变斜面的⑧_____程度) 【实验拓展】 13.创新装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测出两个光源之间的距离,使小车依次穿过两个光电传感器,从光电计时器中读出小车通过的时间,从而可算出小车的运动速度,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⑨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 区间测速答案 ①路程 ②时间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答案 ①时间 ②减小误差 ③同一高度 ④时间 ⑤小 ⑥大 ⑦增大 ⑧倾斜 ⑨能更精确地测量时间 课时练习 01  知识管理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利用公式_____计算. 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_____、_____、金属片等. 实验方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____,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则可利用公式_____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注  意: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一些.斜坡坡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就越大,所以为了尽量减小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应该减小斜面的坡度. 02  基础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BC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AB、vBC和vAC,由图可知( ) A.vAB最大 B.vBC最大 C.vAC最大 D.vAB、vBC和vAC一样大 2.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田径队团结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男子100米中,苏炳添更是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黄种人记录,为国家挣得荣誉。假设某100米田径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其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1 m/s B.10 m/s C.9 m/s D.7 m/s 3.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4.同学们用图甲_____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 (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 (3)若图中表每格为1 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6.姚明同学在杨家坪步行街购物后,步行到位于直港大道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