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0538

贵州省遵义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367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地理,答案,图片,考试,遵义市
    遵义市2026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D D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B A C D B 二、非选择题。 17.(18分) (1)季风气候,雨季较长;飓风多发,易引发风暴潮;暴雨频发,洪涝灾害多发。(一点2 分,三点6分) (2)雨季时,“漂浮农田”可以上浮,避免作物被水淹没,保障作物稳产;可扩大播种面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可以全年播种,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效 益。(一点2分,三点6分) (3)采用作物秸秆为原料,投资少,成本低;秸秆腐烂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种植 不用化肥,农产品质量高;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一点2分,三点6分) 18.(18分) (1)上游支流多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积雪量大;冬季河流支流 发源地多为山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春季升温快,上游山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 量增大,多在春末形成汛期。(一点2分,三点6分) (2)全球气候变暖延长植被生长期,针叶林蒸腾耗水量增加,下渗量减少;积雪提前融化, 融雪期变得更短,融雪主要转化为地表径流,下渗少。(一点2分,三点6分) (3)下游河流补给量减少,引发下河段断流;荒漠化加剧,风沙活动显著;植被覆盖率降低, 生物多样性减少;入海口海水倒灌,盐碱化加剧。(一点2分,三点6分) 19.(16分) (1)煤炭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煤炭市场需求减少;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降 低;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一点2分,二点4分) (2)煤炭和石灰石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生产成本低;煤化工产业基础好;国家和地方 政策的支持;市场前景广阔。(一点2分,三点6分) (3)对煤炭进行深加工,提高煤炭利用率,节约煤炭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的完整 产业链,保障国家化工产业安全;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生产可降解材料,改善环 境质量,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一点2分,三点6分) 高三地理·1(共1页)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地理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开始前,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题卡上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并在相应位置 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答题时,请用2B铅笔答题,若需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干净后再选涂其他选 项;非选择题答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题;在规定区域以外的答 题不给分;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花塔村位于太行山。曾经,当地人外出必须步行翻越大山,直到1985年,由村民持续开挖 11年的红沙岭隧洞正式通行,出行条件才得以改善。红沙岭隧洞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形象代言路、 百姓致富路,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红沙岭纪念馆于2024年正式落户隧洞旁。图1为花塔村 景观。据此完成1~3题。 图1 1.曾经,花塔村村民外出必须步行翻越大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相对封闭 B.城乡间距离较近 C.交通设施不足 D.村民收入水平低 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1·(共6页) 口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2.花塔村村民开挖红沙岭隧洞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外联系 B.增加旅游项目 C.加强村庄通风 D.增加排水渠道 3.红沙岭纪念馆正式落户,有利于花塔村 A.提升知名度 B.改善村庄形象 C.加快城镇化 D.宣传特色文化 我国某科技企业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但受外部制裁导致核心零部件供应受限,制约了企 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成功实现产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形成国内 全产业链发展。据此完成4~5题。 4.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禀赋 B.地缘政治 C.市场需求 D.技术水平 5.该企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