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居里夫人 C. 诺贝尔 D. 门捷列夫 2.下列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 C. 粮食酿醋 D. 冰块融化成水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 D.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制作电极导电性 B. 酒精作燃料可燃性 C. 氦气填充气球密度小 D. 干冰人工降雨易升华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加入块状固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6.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药匙称取一定质量的粉末状固体试剂 B.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C. 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取 D. 洗干净的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8.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 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1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 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D.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11.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 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 B. 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 C. 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 D. 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1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却发现氧气中含有一些空气,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导管口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B. 集气瓶开始注水时留有气泡 C. 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才盖上玻璃片 D. 发生装置气密性不够好 14.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15.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排空气法收集不到氧气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 B. 标签被腐蚀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点燃的火柴过长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试管破裂加热时间过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16.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的名称。 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 。 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 。 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 。 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 。 17.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图为称取一定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