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1079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期中专项训练五:古诗文和日积月累专项(知识点及测评) 复习教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410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项,统编,复习,测评,知识点,日积月累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期中专项训练五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专项 方法解析: 在语文学习的浩瀚海洋中,古诗文与日积月累犹如熠熠生辉的珍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是语言素养提升的基石。本专题聚焦部编六年级上册,以“讲、练、考”结合模式,深度剖析古诗文内涵与日积月累要点,帮你攻克难关。这里,解读古诗能触摸古人情思,积累名言可丰富文化底蕴,赏析词句能提升鉴赏力,背诵默写助夯实基础。借“讲”领悟精髓,凭“练”强化记忆,用“考”检验成效,让知识沉淀为能力,于语文之途阔步前行。 根据“讲、练、测”的特点对本册1—4单元做如下复习: 这是“专题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的知识架构,从“讲、练、测”展开。“考点梳理”夯实基础,涵盖复习要点、新知识点、古诗文盘点、日积月累盘点、重点问题精讲等内容;“考点演练”通过新题型、情感主旨连线、默写古诗、古诗内容回顾、诗句的意思、按要求填诗句、品读诗词、名言警句、诗句内涵辨析等练习,综合提升、拓展深化;“考点检测”有新题型、默写古诗、古诗内容回顾、积累运用等内容,分层检验学习效果,助力掌握古诗文和日积月累相关知识,让学习超有趣、考试更轻松。 一、古诗文复习要点(1—4单元)。 二、新学知识梳理(1—4单元) 1.熟练诵读与背诵: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像《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古诗务必背诵,其中《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还要求默写,要做到准确无误。 2.对比体悟情感:《宿建德江》与《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皆描绘月夜景色,却情感各异。《宿建德江》借“日暮客愁新”,于暮色中凸显诗人羁旅之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则通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展现出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喜爱与对丰收的期盼。结合诗句,细品方能感受其中差别。 3.诗句画面想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句诗宛如一幅鲜活画面。“黑云翻墨未遮山”,仿若能看到墨汁般的乌云在天空翻涌,还未完全遮住山峦;“白雨跳珠乱入船”,则似见到如珍珠般的雨点,杂乱地蹦入小船,生动至极。 三、古诗文盘点(1—4单元) 第3课 古诗三首(必背)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参考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情感主旨:此诗刻画了羁旅途中的愁苦,诗人借景抒情,以空旷的原野、低垂的天幕、清冷的江水与亲近的明月,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参考译文: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特色赏析:诗人巧用比喻,将乌云比作翻墨,雨点比作跳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西湖骤雨忽晴的奇妙景象,尽显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参考译文: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送来了远处的阵阵蝉鸣声。田野里飘散着稻花的清香,青蛙在歌唱着丰收的年景。 稀疏的星光闪烁在天边,点点细雨洒落在山前。我想过溪避雨,转个弯到小桥上忽然看见,那熟悉的旧时茅店就在土地庙旁丛林边。 意境体会:描绘乡村夏夜的宁静美好,从明月、清风、鸣蝉、稻香、蛙声等多个角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夜景图,表达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