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社会学科课堂作业试题卷 模块一 历史部分(50分) 一.判断题4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会简单纺织、制衣。( ) 2.尧、舜、禹通过世袭制依次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 3.道家主张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 4.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秦朝。( ) 选择题20分(共10小题,每题两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依据考古发掘,可知我国这些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都( ) A.懂得人工取火 B.使用打制石器 C.使用磨制石器 D.和现代人相貌基本相同 6.以下四位同学关于这三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王: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它适应了南方的气候特点 B.小李:图二是人面鱼纹陶盆,它反映了河姆渡居民的审美意识 C.小刘:图三说明当地的原始人类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小赵:三幅图片都反映了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他们主要种植水稻 7.《礼记 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8.如表为孔子所收部分弟子的家庭情况,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上主张( ) 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南宫敬叔 端木赐 颜回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 “贱人之子”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启发诱导 D.学思结合 9.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C.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D.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0.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铲 D.铁农具 1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治国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实行“仁政” B.韩非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C.荀子———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D.庄子———以“法”治国 12.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 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 1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由此看来,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 ①缺少国家认同 ②赋税徭役繁重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思想禁锢严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图一到图二的演变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 ) A.中央权力由弱变强 B.统治者权力逐渐衰落 C.地方权力不断扩大 D.等级观念逐渐消失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15题8分,第16题18分,共26分) 15.(8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景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火炬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学派?请写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 材料二:新学期刚刚开始,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