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1883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日期:2025-10-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24281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史料,了解和掌握九一八事变的概况,认识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径,它是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通过图文史料,知道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的史实,并对比五四运动,认识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史料,了解和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和民族利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家国情怀)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根本原因) ②日本急于转嫁经济危机,摆脱困境(直接原因) ③蒋介石忙于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④西方列强对此包庇纵容,绥靖政策 日本 中国 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剿共! 一、九一八事变 2.概况:阅读教材,梳理九一八事变概况 时间 地点 借口 策划者 经过 结果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柳条湖事件 ① 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 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日军占领沈阳城,沈阳沦陷 日本关东军 800米 7500米 日本为何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①为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②柳条湖距离北大营和沈阳很近,可在事件后迅速对北大营和沈阳进行攻击。 日军占领沈阳 一、九一八事变 3.蒋介石的态度: 材料一:“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931年8月16日) 剿共:党派利益放在首位,高于民族国家利益。 态度:不抵抗的妥协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剿共,不抵抗! 材料1: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探究:将、张“不抵抗”的原因? 材料2:“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材料3: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③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攘外必先安内 ①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②南京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的调停 一、九一八事变 相当于三个日本的面积 为什么!? 东三省沦亡 东北为何会迅速沦亡? 4.扩大:张学良执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短短 4 个多月,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三千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东三省沦亡 5.建立伪满洲国: 一、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 方式:以华治华: 目的: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长春 爱新觉罗·溥仪 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 伪满洲国(1932年-1945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扶植傀儡伪政权。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 细菌试验 建立伪满政权 一、九一八事变 奴化教育 掠夺资源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日军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 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6.实施残酷的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