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2464

2025-2026学年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753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试卷,历史,次月,第一,学年
  • cover
2025-2026学年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 1.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  ) A. 文字记载 B. 考古发现 C. 专家推测 D. 民间传说 2.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3.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 (田地);(“耒”的象形。耒:翻土工具) A. 劳动生产 B. 分封制度 C. 兼并战争 D. 祭祀礼仪 4.《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  ) A. 目的 B. 原因 C. 过程 D. 影响 5.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 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6.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  ) A.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 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 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7.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8.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 A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C 道教诞生于东汉末年 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D 张骞通西域 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 A. A B. B C. C D. D 9.如图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0.与如表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 知识卡片 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 司马迁《史记》 B. 王羲之《兰亭集序》 C. 顾恺之《洛神赋图》 D. 司马光《资治通鉴》 11.历史教科书上的时间主要采用公元纪年。按时间划分,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这段时间还可以表述为(  ) A. 公元前4世纪早期至公元前2世纪晚期 B. 公元前4世纪晚期至公元前2世纪早期 C. 公元前5世纪早期至公元前3世纪晚期 D. 公元前5世纪晚期至公元前3世纪早期 12.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 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 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3.诗史互证。下面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因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A. 先南后北统一 B. 经济重心南移 C. 由开明到专制 D. 由繁荣转衰落 14.国家统一繁荣是人民的福祉。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下列描述中,能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