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和谐,让我们一起欣赏山河壮阔,欣赏四季轮回,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吧! 欣赏自然 伴随着①yín chàng秋天的赞歌,我们一家开启了②pàn wàng已久的秋游。一大早,我们就(架 驾)车来到了全家③shèn zhòng④xuǎn zé的目的地(箸 著)名的(庐 炉)山风景区。爬山的⑤guò chéng充满曲折,但我们没有向困难投降,日(暮 幕)时分,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望去,⑥shān fēng巍峨耸立,山岭连绵起伏。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一会儿工夫,月亮缓缓爬上夜空。秋天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天空中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星似乎在 ,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 1.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曲折(qū qǔ) 投降(jiàng xiáng) 半明半昧(wèi mèi) 摇摇欲坠(zuì zhuì) 3.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 4.根据语境想象画面,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悄无声息 B.窃窃私语 C.鸦雀无声 D.响彻云霄 5.与语段中画“ ”的句子意思对应的诗句是( )(2分)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欣赏自然之美。(9分)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例句的修辞手法,以“月亮”为内容写一个句子)(2分) (2)这么美的荷花,怎能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呢?(改为陈述句)(2分) (3)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5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 的特点。(4分) ②仿照上面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分) 太阳西沉,天空中出现粉色的晚霞,像 。 观察自然 争做小小观察员,写好观察日记。 10月14日 星期六 晴 虽然已入秋,但是天气还是这么暖,果真是“ ① ”。傍晚,夕阳柔和地铺在江面,绚丽极了。一阵清香扑面而来,原来是花 ② 里的菊花开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月亮便悄无声息地升起来了。树林边,清澈的泉水淙淙流淌着。 7.在①处填入一句谚语,应填( )。(2分) A.立了秋,把扇丢 B.夏雨少,秋霜早 C.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8.②处“pǔ”字的正确字形是( )。(2分) A.普 B.圃 C.谱 9.下列关于写好观察日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观察事物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B.想要写好观察到的画面,要善于发挥想象。 C.不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仅凭大致的了解就能把事物写清楚。 感悟自然 谚语、古诗、神话故事中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天空中的雁群让我想起了谚语“八月里来雁门开, ”。天空中升起的一弯新月,既让我想起“可怜九月初三夜, ”这两句诗,又让我想到与嫦娥有关的诗句“ 烛影深, ”,进而回味起神话故事中的精卫“常 , 以 ”……诗人白居易善于观察,看到夕阳下的江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写出了“ , ”;诗人卢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发现了梅花和雪花的不同之处“ , ”;秋雨哗哗,我们能感受到天气的变化,“ ,十场秋雨要穿棉”。 10.在语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谚语或诗文名句。(11分) 11.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着非凡的本领和超乎常人的品质。下列选项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精卫———坚忍执着 B.哪吒———三头六臂 C.孙悟空———上天入地 D.女娲———未卜先知 品味自然 每逢夏秋节令,昙花便会开放,展现美姿秀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昙花吧! (一)昙花(9分) 【材料一】 昙花的花语:刹那间的美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