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3375

1.2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同步练习 (含解析) 仁爱科普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760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九年级,科普,仁爱,解析,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描述错误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某些物理变化 C.蜡烛吹灭时产生的白烟,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石蜡小颗粒 D.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了炭黑小颗粒 3.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不应该出现的提示图标是 A.护目镜 B.用电 C.明火 D.锐器 4.化学操作要注意实验安全。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及说明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会用到电器,实验完毕及时切断电源 B.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应开启排风管道或排风扇 C.实验中会用到明火。要正确使用火源,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 D.进行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 5.化学实验中如果不遵守规则、不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就有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扇闻盐酸的气味 B.取用NaCl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滴加液体 6.进行蒸发操作,放置好酒精灯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应是 A.放置铁架台 B.放置蒸发皿 C.点燃酒精灯 D.调节并固定铁圈 7.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只剩二氧化碳 B.足量的蜡烛燃烧,完全消耗了瓶内氧气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8.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B.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认为与本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9.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探究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如图三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 D.此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后的部分产物 10.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蜡烛的燃烧,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容器内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蜡烛熄灭后,容器内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C.燃烧过程中,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逐渐增大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6%蜡烛不能燃烧 11.向量筒内注入水俯视读数为30 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3 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A.小于17 mL B.大于17 mL C.等于17 mL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12.用剩试剂处理原则 一要: ; 三不能: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 13.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与水平面成 角,试管口勿对人。先将试管在灯焰上来回移动,使试管 受热,然后用 对准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14.倾倒液体时,瓶塞要 ;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量取液体:读取示数时量筒须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吸取和滴加液体时可用 。未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要保持胶头滴管 在管口上方,不可 试管内,也不可横放或倒持。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小明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得出石蜡的两条物理性质 、 。 (2)为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兴趣小组进行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A、B、C三个烧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