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茶经》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制茶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晴天采茶 B.烧火炒茶 C.捣碎茶叶 D.封存茶叶 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有发光、放热的变化 B.有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 C.有气体生成的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作出的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符的是 A.徐寿研发了多种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B.屠呦呦提取了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 C.闵恩泽院士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D.侯德榜在《化学鉴原》中翻译的许多元素名称沿用至今 4.下列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牛奶变酸 C.云蒸霞蔚 D.木已成舟 5.下列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造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巴中石雕 B.自贡剪纸 C.邛陶烧制 D.成都绳编 6.酒精存放处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7.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下列材料的使用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石器 ②陶器 ③青铜器 ④铁器 ⑤塑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 8.淄博市拥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淄博的历史底蕴,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下列淄博文化中,没有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淄博陶瓷在烧制过程中,陶土在高温下变得更加坚硬,釉料形成光滑的釉层 B.淄博琉璃在制作过程中,原料中的硅砂、石灰石等在高温熔炉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晶莹剔透的玻璃体 C.鲁南剪纸在制作过程中,纸张通过折叠、剪刻形成精美的图案 D.淄博烧烤中,肉串在炭火上烤熟,油脂滴落产生火焰和烟雾 9.判断硫在氧气里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 D.固体变成液体最后变成气体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文中描述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石灰吟》:“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 11.《天工开物》中记载制陶的过程:“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掘地 B.干燥 C.堆积 D.燃薪 二、非选择题 12.物理性质内容: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1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 层次认识物质,通过 创造物质。 14.化学变化 (1)定义: 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外观特征:常表现为 、 、 等,并伴随着 的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 (3)分析: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3:氢氧化钠+硫酸铜 实验4:大理石+稀盐酸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水沸腾,试管口出现白雾,玻璃片上有 。 (2)实验2中石蜡由固体变为 。 (3)实验3向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 色沉淀。 (4)实验4中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固体表面有 产生,澄清石灰水变 。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6)在化学变化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1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C C A C B A 题号 11 答案 D 1.B 【详解】A、采摘茶叶,仅涉及茶叶位置的移动或收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